几种新型染料敏化剂的理论设计及其对DSSCs性能影响的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研究的是非金属类染料敏化剂。通过改变D-A-π-A型染料敏化剂中辅助受体——苯并噻二唑(BDT)的位置设计了一系列的新型二氢吲哚染料,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详细研究了它们的性质。为了确定出辅助受体在D-A-π-A型染料分子的哪个位置上对光电转换效率最为有利,我们对比分析了新设计的分子与其母本分子的电子结构,光诱导转移特征,激发态寿命,吸收光谱性质,电子注入驱动力,垂直偶极距以及自然轨道电荷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辅助受体处于和锚固基团直接相连的位置时更有利于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的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生产生活的需要,对于功能性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任务和热点问题。而卟啉酞菁化合物以及三明治型稀土卟啉酞菁配合物由于其具有独特的
3-烯基吲哚是用以构建手性吲哚化合物的重要合成子之一,它不仅可以以双烯体或亲双烯体参与环加成反应,还可以作为亲电试剂参与Friedel-Crafts反应,此外,3-烯基吲哚还能被用作为亲核试剂合成非手性吲哚化合物。本文以3-烯基吲哚为亲核试剂,在手性磷酸的催化下,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3-吲哚基烯丙基胺化合物,收率最高达99%,对映选择性最高达97%,顺反比最高达99:1。该反应为手性3-取代吲哚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手性螺环磷酸催化剂,用以催化3-烯基吲哚和取代吲哚的不对称F—C烷基化反应,获得了含有手性季碳中心的3,3’-双吲哚甲基化合物。通过对催化剂及其负载量,溶剂,温度等各类反应条件的筛选及优化,本方法对于大多数取代3-烯基吲哚和取代吲哚,均可获得高达99%的收率和高达96%的对映选择性。本方法学为手性3,3’-双吲哚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洁的途径。
本论文分为两个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以聚苯乙烯微球为“硬模板”合成了聚苯乙烯.TiO2复合微球和有序多孔薄膜,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第二部分则以水杨酸为“软模板”,采用超
三苯基磷叶立德和醛的Wittig反应是制备烯烃的常用方法。酯基、酮基、酰胺基稳定的三苯基磷叶立德与醛反应,主要生成贫电子的(E)-烯烃;而氰基稳定的三苯基磷叶立德与醛反应的立体
学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IB)不仅具有普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和功率大、自放电小、工作温度范围宽、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等众多优点,还克服了其因使用液体有机电解液而引起的胀气、漏液等安全问题。PLIB由于使用了聚合物电解质还具备了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任意形状化的独特优点,因此被誉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作为PLIB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制备出具有良好的孔结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