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英译本翻译质量评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h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现有的《合同法》英译本的翻译尚存一些不足,本研究将系统功能语言学运用于《合同法》的翻译质量评估,旨在提高《合同法》英译本的翻译质量。本文运用的评估模式的原型是中国学者司显柱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介于法律文体特殊性,笔者在其基础上增加了语篇意义参数,因此,该模式的核心是三个评估参数和五个评估步骤。评估参数包括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此外,五个评估步骤是首先,运用语域理论对原文的语域和词汇语法结构进行分析。其次,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找出译文中的负偏离和负对等。第四步和第五步,结合原文文本的语篇类型,对语篇的负偏离和负对等做权重区别,最后,得出一个译文质量的总体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下:第一,全文共有1个语篇意义负偏离和2个语篇意义负对等,这意味着原文本的语言特点在译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第二,译文中4个人际意义负偏离表明原文的人际功能在译文中也得到了传达。第三,作为一种信息类文体,多达21个的概念意义负偏离对译文质量造成了损坏。尽管如此,瑕不掩瑜,译文的总体翻译质量还是令人满意的。本研究的结论部分对提高这个译本的翻译质量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商务信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信函有很多种类,英语推销信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种。在商务活动中,英文推销信不但可以为大家介
自从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视力度日益加强。文化缺省以其不可忽略的重要性成为其中的研究对象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篇论文旨在
口译一般讲求“得意忘言”,译员应追求传达源语意思,而不是字对字的翻译。然而口译中的术语翻译比较特殊,因为其对精确性的要求,一般情况下需要译员快速准确给出相应术语的专有翻
本研究以Sorace(2006)提出的“界面假设”为理论框架,从句法-语义界面角度,结合母语迁移对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影响和作用,对不同阶段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双及物结构情况进行实证调查,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懂得并且能熟练运用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但并非所有的外语专业人士都能够做口译员,很少有人能够在精通外语但未接受过口译训练的情况下出色的完成口译任务,即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期间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8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针对上述患儿在住院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