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教育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倡导自主学习,到了70年代,自主学习进入语言学习领域。1981年,Henri Holec出版《自主性与外语学习》,成为自主学习研究的里程碑。近年来,“自主学习”这一概念逐渐成为语言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著书立说,阐述了自主学习的理论背景、社会文化及政治环境,并从不同角度界定了自主学习的定义,为语言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九十年代末,中国学者们也开始对自主学习进行深入研究,试图将自主学习的理论引进到中国外语教学模式中来,尤其是英语教学模式中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取代,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知识讲授者”转换为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以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协助者”。随着“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观点的确立,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外语教育的中心目标之一。在近十年中,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是教育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已经有不少的研究人员自觉的贯彻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诸多原则。然而,另一个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是教材。大学英语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贯彻实施教学大纲的关键之一,又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因此教材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大学生目前还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材。但是从学习材料和教学材料着眼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以影响的系统研究还少之又少。这对提高英语教与学的效率,从根本上改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费时低效”的局面而言,是个很大的障碍。为了能够深入探究现今中国普遍采用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在促进和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情况,本文作者在有关教材评估和自主学习的理论的基础上,调查了当前中国使用范围最广的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之一:《新编大学英语》(浙江出版社出版),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评测了本教材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缺陷,试图探询到能够促进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理想的教材模式。作者对使用本教材的山东师范大学的326名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8名教师进行了访谈,以了解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是否满足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及当前教材编写的问题所在,并努力探寻出教材的使用者如何才能够评价和选用出理想的教材来满足培养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