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逐渐成为国家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要求。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思维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在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划分为由浅入深四个水平。科学思维的发展往往从思考问题开始,而“问题串”教学就是利用一组有逻辑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逐渐成为国家教育和个人发展的要求。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思维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在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并划分为由浅入深四个水平。科学思维的发展往往从思考问题开始,而“问题串”教学就是利用一组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科学思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基于科学思维发展的“问题串”教学策略并探究其对初中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影响。其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把握“问题串”教学和科学思维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做理论储备;其次利用教师访谈了解初中生物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现状和对“问题串”教学的了解程度;接着结合相关理论和现状了解,提出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为目的的“问题串”教学策略并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展开教学实践,选取不同层次班级(2个重点班,2个普通班)为实践对象,分别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践前利用自编的“科学思维前测卷”对学生进行测试,之后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教学实践;实践结束后,利用“科学思维后测卷”进行测试,并辅以课堂观察和实践后的师生访谈,以定量和定性结合分析“问题串”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问题串”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且对重点班和普通班的促进效果相同。实践结束后,发现实验班科学思维后测的整体成绩要显著高于对照班(Sig<0.05),再比较两个层次班级之间的提升程度,发现没有显著性(Sig>0.05),即说明“问题串”教学能有效促进两个层次班级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且促进效果相同。(2)“问题串”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不同的科学思维水平,但效果均相同。实践结束后,对前后各思维水平的成绩差值进行比较,发现普通班学生水平二、三、四和重点班学生水平三、四均有显著提升(Sig<0.05),再比较有促进作用的各科学思维水平的提升程度,发现没有显著性(Sig>0.05),即说明“问题串”教学在不同层次班级会促进不同科学思维水平的发展,但效果相同。(3)“问题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与参与度,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根据课堂观察和课后的师生访谈发现,“问题串”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思考积极性、师生交流等要优于传统教学,能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总的来说,基于科学思维发展的“问题串”教学策略可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同时提供部分教学案例,以期为一线初中生物教师实施“问题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产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石河子市水资源紧缺形势逐渐加剧,且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缺水与用水浪费现象并存。迫切需要对石河子市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本文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着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本文所涉及三块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从水资源
我国玉米田间的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工作多采用传统不间断连续喷药的作业模式,不能针对玉米苗或杂草进行精准施药,提高了防治病虫草害的成本并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精准对靶施药识别技术的研究,对靶施药技术能够区分作物对象与土壤背景,有效降低药量使用。本文针对苗期玉米田间复杂环境下苗草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开展玉米苗及伴生杂草识别技术的研究,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苗草数据集进行训练并提高玉米苗与杂草的识别
犊牛作为牛场的后备力量,体征信息的精确采集对牛场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促进畜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降低犊牛管理强度,提高犊牛成活率,实现犊牛体征信息传统获取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式转变是牛场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利用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设计了一种个体犊牛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对体征信息采集平台进行了结构设计,研究了位置检测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体重采集模块及体温采集模块的软硬件设
国产采棉机在行走、采摘和打包作业过程中换段操作频繁,传统变速器换段顿挫,驾驶员劳动强度大,且装配的变速器和采棉机在工作或行驶过程中匹配不理想,导致整机燃油经济性不佳,行驶或作业过程中的动力性表现一般。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ydro-mechanical Contin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HMCVT)与传统车辆的无级变速器和有级变速器不同,它的动力传递分为两路,一是
随着新疆肉羊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大,对肉羊的饲喂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往的传统机械饲喂形式已渐渐不能满足要求,肉羊的饲喂也需要向着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发展,追求精准饲喂。本文以DYS-5型羊用电动撒料车为控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主从式模糊PID控制策略的直流电机同步控制系统,通过对驱动电机、刮板电机和送料带电机转速实时同步调节,实现了电动撒料车投料量的精确控制。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机械饲喂在撒料过程中,投
新时代的教育注重的不仅有知识,还有能力,其中就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成就的不仅是学生在校阶段的成长,还有踏入社会后的发展。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先秦时期,一开始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研究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逐渐趋向于实践研究。目前,国内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研究、教学模式研究,而探讨生物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自主学
STSE教育作为将人类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等关联,培养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教育,与我国生物学课程目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不谋而合。虽然至今有关STSE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将STSE教育落实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提供可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的融入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从而促进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施。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了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变革,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现代化。微课程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恰符合时代发展的进程,是教育教学在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下的表现之一。同时,21世纪也是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特别是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一个关注的热点。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评价的变革,高度关注学生
生物学实验作为生物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于2003年发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简称实验版课标)已经积累了优秀且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新版课标)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更新与优化。与实验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内容中对实验的相关表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充分反映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前沿,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如今,生物学研究正蓬勃发展,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将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切入点。生物学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学教学中,能筑牢学生生物学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