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联吟集》校注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705664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芷邻,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道光十六年(1836)四月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闰三月任广西巡抚。到任后的次年,他修复巡抚衙铜鼓楼并组织一场铜鼓联吟活动。这次联吟活动是迄今为止最多的一次文人参与以铜鼓为题材的诗歌联吟活动。当时参与铜鼓联吟活动者多达四十余人。梁章钜将这些诗收集起来,加上金鉷《铜鼓记》,袁枚的《铜鼓赋》,谢、钱的《铜鼓歌》,汇编成集,由吕璜作序,自撰一篇《后铜鼓记》。他将集子名为《铜鼓联吟集》(1)。《铜鼓联吟集》也成了最大的铜鼓诗集。《铜鼓联吟集》中的诗文有对铜鼓历史渊源的追寻,对铜鼓外形、声音的描述,对铜鼓价值的感慨,对铜鼓神威的敬畏,对铜鼓作用的宣传。所以对《铜鼓联吟集》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广西特有的铜鼓文化,为广西的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价值。作为一本唱和诗集,《铜鼓联吟集》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首先,它是最大的铜鼓诗歌集。《铜鼓联吟集》以韵文的方式记录了铜鼓联吟活动的缘起、盛况和影响。诗集的流传也是将铜鼓联吟活动的盛况流传下去,传为美谈。其次,《铜鼓联吟集》以诗文浓缩历史文献,诗文虽短,内容丰富。《铜鼓联吟集》引用或涉及了很多文学文献,如《诗经》《周礼》《礼记》《后汉书》等。诗文多引用或借鉴这些经典的文献资料来赋诗,一方面体现了联吟诗人较高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铜鼓联吟集》的文学价值。由于梁章钜突出的文学造诣和卓越的政绩,《铜鼓联吟集》中的诗文不乏对梁章钜的赞美之语。从这些赞美梁章钜的诗文中,我们也大致了解了梁章钜的其人、其事。《铜鼓联吟集》自刊刻以来,常常被有关研究者引用,但是,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其诗文的校注工作更是空白。正是因为缺少对其深入的研究与校注,很多文献在引用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本文主要围绕梁章钜其人、其事,《铜鼓联吟集》的史料、文学价值,《铜鼓联吟集》校注这几个方面来展开阐述。对梁章钜其人、其事的探讨,了解梁章钜不平凡的一生。对《铜鼓联吟集》价值的挖掘,突出其在铜鼓文学史上特殊的地位。对《铜鼓联吟集》的校注,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其每一字句进行仔细的辨析、考证与解释疏通,力求让《铜鼓联吟集》以最易读、最精准的面貌供人研究引用。铜鼓作为广西的文化代表,它连接着自古至今壮乡儿女不可割舍的情怀,梁章钜不但政绩卓越、文学造诣也极为突出。所以研究梁章钜及其编纂的《铜鼓联吟集》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其他文献
油茶业是衡阳市传统的食用油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产业效益不高、产品销售不畅、融资渠道不通、产研结合不够、品牌效应不强及龙头带动不力等。因此,要
用户需求的推动,社会价值的实现,学术成果的应用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使得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断丰富实践活动且成效显著。翻转创新是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延续
比较了牛仔布组合浆料中氧化-酯化淀粉与酸解淀粉的浆膜性能和粘附性能,经过应用实践表明,使用无PVA组合浆料,简化调浆过程,可标准化操作管理,而且其浆纱效果良好,织造效率得
《舒位年譜》以舒位為研究對象,以其《瓶水齋詩集》為主要依據,并參以友人詩文集及史書中的相關材料,對其主要事跡及交遊情況做出了較為全面的整理、考據、研究和演繹。因舒
<正>当下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正在推进之中,由于数据共享缺乏法律依据,机构展业面临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最大的风险亦来自于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层面面临的风险。因此,
随着无线网络和移动通讯的极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以传播数字信息为主要任务的移动图书馆,成为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移动图书
为演示可见光通信原理,设计了一款简易的基于LED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系统能够将输入的音频信号调制为可见光进行无线传输;接收端将光信号转换为携带信息的电信号,电信号再经滤
微观经济学理论抽象,概念繁难,增加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难度。通过对需要与需求量、成本与坏处、以及停止营业点与退出经营的区别等知识点的探讨,介绍了微观经济学课堂教
本文探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建设的现状和对策。人是高级动物,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更注重高级需要。人的需要是由内而外,由基本到高级;激励机制建设中,应结合激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