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加大,综合经营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对各金融机构及层出不穷的跨行业金融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管。为提高监管效率,保证金融业安全、有效地运行,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趋势问题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金融监管和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的一般理论:市场失灵与公共利益监管理论、法律不完备监管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其次,通过对我国金融监管几十年的演变过程的回顾以及对国外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的比较分析,结合当前金融业发展状况和有效金融监管模式的模型分析,前瞻性地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趋势—全国统一监管;最后,在借鉴国外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统一监管模式的构建,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设想。通过综合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如下:1.没有一种金融监管模式适合于同一时期的所有国家或同一国家的所有时期,金融监管模式的确立与调整主要取决于该国不同阶段的政治体制、经济背景以及金融发展水平。2.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其经营模式高度相关。随着混业经营的不断发展,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且都不同程度地向统一监管演变。3.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模式虽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相适应,但随着混业经营在我国的全面展开,统一监管将是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必然选择。4.为实现从分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平稳过渡,我们应该在不断完善现行分业监管模式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监管能力,为建立统一监管模式做准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第一,提高各专业监管机构的专业化监管水平,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各监管机构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完善现行分业监管模式;第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现金融机构内部自律;第三,健全金融行业自律制度,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第四,加强金融法律法规建设;第五,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培养综合监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