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一体化是金融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相继开通“沪港通”和“深港通”,我国内地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体化问题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金融学者的注意。与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目的相似,笔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实施是否强化了我国内地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体化趋势。本文首先从经济基础一体化、有效市场理论、市场传染理论和股票市场预期收益理论等四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内地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体化趋势进行理论基础分析,然后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的日收盘价数据作为样本,以2014年11月17日为分界点将上证综合指数划分为沪港通实施前和沪港通实施后两个阶段,以2016年12月5日为分界点将深证综合指数划分为深港通实施前和深港通实施后两个阶段,通过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BEKK-MGARCH模型和DCC-MGARCH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从均值溢出效应、市场动态冲击、波动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四个层面对中国内地上海和深圳两大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体化趋势进行实证研究。从均值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来看:沪港通实施前,上海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沪港通实施后,存在香港股票市场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深港通实施前,存在深圳股票市场对香港股票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深港通实施后,均值溢出效应的方向改变,变为香港股票市场对深圳股票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从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来看:沪港通实施前,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对彼此市场中冲击的响应强度较弱;沪港通实施后,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对彼此市场中冲击的响应增强。深港通实施前,深圳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对彼此市场中冲击的响应持续时间较短;深港通实施后,深圳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对彼此市场中冲击的响应持续时间较长。从波动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来看:沪港通实施前,仅存在香港股票市场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沪港通实施后,上海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不论在深港通实施前还是在深港通实施后,深圳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都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从动态关联性的分析结果来看:沪港通实施前,上海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波动的动态关联程度平均仅为0.11;沪港通实施后,上海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的平均关联程度提高为0.55。深港通实施前,深圳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之间波动的动态关联程度平均仅为0.25;深港通实施后,深圳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的平均关联程度提高为0.40。因此,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实施有效地强化了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体化趋势,提高了中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