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机制不清,有明显的复发倾向,统计表明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不仅要治原发病,还要降低其高复发率,目前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近年来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等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关系倍受关注。细胞凋亡作为一种独特的细胞死亡方式,已成为临床肿瘤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又称为生存素或生存蛋白,属抑制凋亡基因家族(IAP)的新成员。初步研究表明具有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参与血管形成等功能,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是肿瘤特异性敏感性很高的瘤标,是近年的研究热点。通过对survivin在肝癌及乳腺癌等组织中的表达的研究发现,survivin基因除在胚胎组织和胸腺组织外,正常成熟组织均无表达,但在各种肿瘤组织中均有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过量表达,而且表达程度与肿瘤分期、分级相关。因此认为survivin可能成为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的一个理想靶抗原,而且可以作为随访及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膀胱癌作为易复发的肿瘤,survivin的特性显然对膀胱癌的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术后随访提供一个极为有用的指标。目前关于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国外的研究较少,国内尚未见系统的相关报道。因此,研究survivin在膀胱正常组织及相应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与细胞凋亡、增殖、cyclinD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对阐明survivin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判断预后并可能在免疫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膀胧癌组织、正常膀胧组织中的survivin、儿一67、CyclinD:的表达,通过T血el法检测TCC凋亡细胞,研究survivin表达与cyclinD;、儿一67的表达及冗C细胞凋亡之间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survivin表达在膀胧癌的发生、发展及细胞凋亡与增殖中的作用,并为探讨survivin在TCC的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1、标本取材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1997年6月一2003年5月间手术及活检标本的组织,病理科石蜡包埋后常温保存。在病理科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4 um。重新进行HE染色,并由专人进行病理诊断核实。 2、对10例正常膀胧组织、46例膀胧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膀耽癌组织、正常膀胧组织中的sur-vivin、Ki一67、eyelinD,在表达,通过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利用统计学原理研究survivin表达与cyclinDI、瓦一67的表达及凋亡之间相关性。结果 1、正常膀胧粘膜中未见survivn的表达,46例TCC组织表达率82.6%,表达指数为63 .7;与正常组织差异显著P<0.001。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survivin在TCC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逐渐增高。P<0 .05。. 2、KI一67阳性表达率正常组织为10.0%,TCC组为54.4%。P<0.01。ki一67的表达平均阳性率和表达指数随着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逐渐增高。P<0.05。 3、survivin的表达与eyelinDI表达呈负相关。r=一0.5109,P<0.01。 4、46例膀胧癌细胞凋亡指数为(2.41土1 .66)(均数土标准差),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凋亡指数逐渐增高。P<0 .05。随着TCC细胞病理分级增加(I级到11级,11级到111级),细胞凋亡水平分别增加了1 .44倍和1 .14倍,而增殖水平分别增加了2.21倍和2.13倍。P<0.05。 5、46例膀胧癌组织AFKI比值的平均值为0 .16,正常组为0 .331,二组之间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 .01。46例膀胧癌组织AFKI分别为I级0.22、n级0.14、111级0.10。各分级之间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 6、在各级膀胧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与AI、KI均呈正相关.P<0 .01,与AF租呈负相关P<0.01。结论 (l)正常膀胧粘膜中s二ivn不表达,TCC组织中survivin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增加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逐渐增高,其高表达预示TcC易复发、预后差。只在肿瘤组织表达的特点,可能在膀胧癌的辅助免疫诊断和免疫靶向治疗方面有应用前景。 (2)survivin的表达促进TCC细胞增殖,降低凋亡率,提示suryivin在T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3)eyelinDI的弱表达或ki一67、survivin的较高表达预示TCC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较强的侵袭力,且易于复发,临床上可作为判断预后及加强随访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