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 L.)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既是著名观赏花卉,亦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具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解痉、镇痛、抗炎、保肝、调节免疫等作用。中江县为我国四大芍药道地产区之一,所产芍药品质极佳,享誉中外。本研究以中江芍药为材料,对其HPLC指纹图谱、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和抗氧化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旨在为中江芍药资源开发、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其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中江芍药六种活性成分HPLC同时测定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条件: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5 min,10%~15%B,5~20 min,15%~20%B,20~40 min,20%~60%B,40~45 min,60%~90%B,45~50 min,90%B,50~55 min,90~10%B,55~60 min,10%B;检测波长230 nm;柱温40℃;进样量10μL;流速1 m L/min。共获得20个共有峰,占总峰面积的94.6%,采用HPLC指纹图谱可以更全面、快速地对芍药化学成分进行分析。2.以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总峰面积为评价指标,优化了中江芍药超声辅助提取(UAE)、微波辅助提取(MAE)和亚临界水提取(Sub WE)工艺。UAE最优工艺条件:72%乙醇,超声功率360 W,超声时间49 min,液料比19 m L/g,提取总峰面积为(7.21±0.13)×108。MAE最优工艺条件:提取温度62℃,液料比19 m L/g,65%乙醇,提取时间11 min,提取总峰面积为(6.69±0.19)×108。Sub WE最优工艺条件:亚临界水温度184±5℃,液料比17 m L/g,提取时间18.0 min,提取总峰面积为(2.81±0.12)×108,芍药苷提取率为3.26%。通过对比三种提取方法,为后续药用成分(芍药总苷、芍药苷)的制备和中江芍药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选择各自适宜的提取方法。3.首次建立了Sub WE中江芍药总苷工艺:提取时间22 min,提取温度158℃,液料比21 m L/g,总苷提取率为7.08±0.20%,通过AB-8大孔树脂纯化将粗提物中总苷含量从32.5%提高到了89.6%,其中芍药苷、芍药内酯含量达63%和25%。首次建立了芍药茎叶中芍药苷的MAE工艺:70%乙醇,提取温度61℃,液料比22 m L/g,提取时间9.5 min,芍药苷提取率为2.81±0.19%,通过大孔树脂和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度>95%的芍药苷。4.从中江芍药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并成功鉴定出2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单萜苷类化合物12个,酚酸及其酯类化合物7个,黄酮类1个,其它化合物8个。完善了中江芍药化学成分数据,并为后续中江芍药抗氧化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基础。5.采用HPLC-DAD-ESI-MS从中江芍药(根、茎叶和花)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其中根35种,茎叶20种,花15种,包括19种单萜苷类成分,5种鞣质类成分,10种酚酸及其酯类和6种其它化合物。6.采用DPPH和ABTS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中江芍药(根、茎叶和花)提取物和部分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中江芍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儿茶素、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乙酯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耐性;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6-O-苯甲酰芍药内酯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活性较低。通过DPPH-HPLC试验从根、茎叶和花提取物中分别筛选出19、15和15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芍药根、茎叶和花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主要为酚酸类和没食子酰鞣质类化合物,主要成分单萜苷类仅具有较弱的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