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芍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qfigh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 L.)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既是著名观赏花卉,亦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具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解痉、镇痛、抗炎、保肝、调节免疫等作用。中江县为我国四大芍药道地产区之一,所产芍药品质极佳,享誉中外。本研究以中江芍药为材料,对其HPLC指纹图谱、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和抗氧化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旨在为中江芍药资源开发、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其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中江芍药六种活性成分HPLC同时测定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条件: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5 min,10%~15%B,5~20 min,15%~20%B,20~40 min,20%~60%B,40~45 min,60%~90%B,45~50 min,90%B,50~55 min,90~10%B,55~60 min,10%B;检测波长230 nm;柱温40℃;进样量10μL;流速1 m L/min。共获得20个共有峰,占总峰面积的94.6%,采用HPLC指纹图谱可以更全面、快速地对芍药化学成分进行分析。2.以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总峰面积为评价指标,优化了中江芍药超声辅助提取(UAE)、微波辅助提取(MAE)和亚临界水提取(Sub WE)工艺。UAE最优工艺条件:72%乙醇,超声功率360 W,超声时间49 min,液料比19 m L/g,提取总峰面积为(7.21±0.13)×108。MAE最优工艺条件:提取温度62℃,液料比19 m L/g,65%乙醇,提取时间11 min,提取总峰面积为(6.69±0.19)×108。Sub WE最优工艺条件:亚临界水温度184±5℃,液料比17 m L/g,提取时间18.0 min,提取总峰面积为(2.81±0.12)×108,芍药苷提取率为3.26%。通过对比三种提取方法,为后续药用成分(芍药总苷、芍药苷)的制备和中江芍药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选择各自适宜的提取方法。3.首次建立了Sub WE中江芍药总苷工艺:提取时间22 min,提取温度158℃,液料比21 m L/g,总苷提取率为7.08±0.20%,通过AB-8大孔树脂纯化将粗提物中总苷含量从32.5%提高到了89.6%,其中芍药苷、芍药内酯含量达63%和25%。首次建立了芍药茎叶中芍药苷的MAE工艺:70%乙醇,提取温度61℃,液料比22 m L/g,提取时间9.5 min,芍药苷提取率为2.81±0.19%,通过大孔树脂和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度>95%的芍药苷。4.从中江芍药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并成功鉴定出2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单萜苷类化合物12个,酚酸及其酯类化合物7个,黄酮类1个,其它化合物8个。完善了中江芍药化学成分数据,并为后续中江芍药抗氧化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基础。5.采用HPLC-DAD-ESI-MS从中江芍药(根、茎叶和花)提取物中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其中根35种,茎叶20种,花15种,包括19种单萜苷类成分,5种鞣质类成分,10种酚酸及其酯类和6种其它化合物。6.采用DPPH和ABTS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中江芍药(根、茎叶和花)提取物和部分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中江芍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儿茶素、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乙酯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耐性;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和6-O-苯甲酰芍药内酯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活性较低。通过DPPH-HPLC试验从根、茎叶和花提取物中分别筛选出19、15和15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芍药根、茎叶和花的乙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主要为酚酸类和没食子酰鞣质类化合物,主要成分单萜苷类仅具有较弱的抗氧化能力。
其他文献
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导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大量欠缺,相关部门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积极完善职业教师的培养系统;职业学校要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要求、方法等;相关部门应当从多方面进行政策倾斜,激励专业教师的"双师型"转型。
学位
学位
地理建模是认知地理世界、模拟地理过程、揭示地理规律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地理学经过多年发展,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建模者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地理分析模型。然而,地理系统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使得单一的地理模型难以满足复杂地理问题求解的需求。因此,基于已有的地理模型资源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协作式地理建模逐渐成为地理学综合研究的热点。地理概念建模是将隐匿于人脑中对于地理系统的认知进行形式化表达的
学位
籽粒性状是影响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杂种优势的利用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对玉米籽粒发育相关基因和杂种优势遗传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在实验室的前期工作中,我们已证明玉米籽粒大小突变体ks1由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单隐性基因控制,将其定位在1.02 bin的129 kb物理距离内;同时也构建了一套以Lx9801为背景的昌7-2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用于杂种优势位点的分
部署于各路口的监控设备获取到了海量交通视频数据,应用图像处理技术从这些视频中计算全路网、全天候的道路交通参数,为交通科学决策奠定基础。但是,交叉路口车辆遮挡、粘连情况严重,影响了车辆检测和跟踪的精度;交叉路口车道线缺失造成了各细分车道流量数据难以获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开展如下关键研究:(1)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辆检测和车辆属性识别的联合训练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生成车辆图像的多尺度特征图,在
古气候变化研究已成为了解过去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过去几十年,广大学者已利用不同的地质载体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古气候变化研究,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洞穴沉积物凭借其高精度绝对定年、高分辨率、多指标、广泛分布等优势,已成为开展古气候研究的重要地质载体之一。然而,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石笋氧同位素作为亚洲夏季风强度的指示器,在近年来面临诸多争议,而我国北方地区,长时间尺度的石笋同位素记录
随着5G通信技术和航空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污染及国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吸波材料能从根本上消除电磁波的危害,从而使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传统的合金型电磁波吸收剂电导率较高,片状化后介电常数明显增大,阻抗失配使得材料吸波性能降低。高熵合金(HEA)由于构成元素众多,晶格畸变导致电导率降低、趋肤深度增大,从而使得HEA吸收剂更易吸收电磁波。另外,HEA易生成纳米晶结构,这使得对吸收剂性能的提升不仅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非特异性、病情反复发作的肠道疾病,并且发病率正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然而,到目前为止,现有的治疗药物疗效并不太理想,IBD病情容易反复,而反复发作的IBD,已经被证实了是诱发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更理想的防治IBD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