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与限食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脂代谢和肝脏SIRT1/PPAR-α表达的影响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aost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肥胖与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既是肥胖病患者发展成2型糖尿病的关键病理基础,同时也被认为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始动和中心环节。早期干预肥胖合并胰岛素抵抗对于防止其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重要意义。由于SIRT1/PPAR-α在调节肝脏的糖脂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拟选用“标本配穴”电针法以及限食方法对胰岛素抵抗肥胖模型Wistar大鼠进行干预,观察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的变化,肝细胞形态学的改变,SIRT1/PPAR-α的蛋白及m RNA表达,进而阐述针刺与限食对胰岛素抵抗以及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为临床运用电针结合限食防治胰岛素抵抗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8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9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18)和造模组(n=72),分别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正常组随机抽取3只,模型组随机抽取12只,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评定胰岛素抵抗模型,并测量每只大鼠体重、肛鼻长,计算Lee’s指数,评定肥胖模型,于一周内完成上述指标检测,同时符合二者评定标准则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共分为四组:模型组、电针结合限食组、电针组、限食组,15只每组。于实验第十周开始给予各组相应干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不予任何处理;电针组和电针结合限食组,均予以高脂饲料喂养,选取“后三里”(足三里)、“关元”、“中脘”、“丰隆”四穴予以电针干预。电针选用0.3×25mm毫针和HANS LH202H电针仪,强度1m A,频率2Hz,连续波,电针干预10分钟/次,3次/周,总疗程共8周;限食组及电针结合限食组每天给与高脂饲料喂养并予以30%热量限制。电针及限食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6周、8周均测量全部大鼠的体重、肛鼻长、计算Lee’s指数。干预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腹腔糖耐量、腹腔胰岛素耐量。干预8周后每组各随机抽取3只大鼠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测定GIR。8周干预后,于腹主动脉取全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水平。取肝脏放进-80℃冰箱保存。对各组肝脏进行组织切片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SIRT1、PPAR-α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组织SIRT1、PPAR-α的基因表达水平。最后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高脂饲料喂养8周对大鼠体重、Lee,s指数、葡萄糖输注速率(GIR)的影响经过8周喂养后,造模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造模组大鼠GIR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2.8周电针与限食干预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的体重、Lee’指数、脂代谢的影响。在体重方面,模型组、电针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其余两组大鼠体重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限食组、电针结合限食组下降(P<0.05),电针组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电针组相比,电针结合限食组、限食组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限食组与电针结合限食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Lee’s指数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结合限食组、限食组、电针组显著下降(P<0.05)。其余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水平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结合限食组、电针组显著降低(P<0.01),限食组降低(P<0.05);与电针组相比,电针结合限食组降低(P<0.05);与限食组相比,电针结合限食组降低(P<0.05)。其余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电针与限食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腹腔糖耐量、腹腔胰岛素耐量、全身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以腹腔糖耐量实验观察大鼠腹腔糖耐量。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显著受损(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结合限食组、电针组、限食组显著增强(P<0.01);与电针结合限食相比,限食组受损(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腹腔胰岛素耐量实验观察大鼠腹腔胰岛素耐量。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显著受损(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结合限食组、电针组、限食组显著增强(P<0.01);与电针结合限食组相比,限食组受损(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葡萄糖输注速率观察大鼠全身胰岛素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限食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限食组、电针结合限食组均显著增强(P<0.01),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电针与限食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肝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肝小叶及肝细胞索结构不清,肝细胞重度肿胀,大量大泡性脂肪空泡以及明显脂滴蓄积,肝细胞碎片状坏死;电针组与限食组的肝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差异,电针组与限食组较模型组的病理改变减轻,表现为肝细胞肿胀,肝细胞胞内以小泡型脂滴为主,可见脂滴蓄积以及部分大泡性脂肪空泡,存在肝细胞灶状或点状坏死。电针结合限食组与电针组及限食组相比,病理改变减轻,肝小叶及肝细胞索结构清晰,脂肪空泡及脂滴蓄积的程度减轻,存在较少的点状坏死。在肝脏脂肪变病理积分的比较方面,模型组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电针结合限食组、电针组、限食组均大于正常组(P<0.05);电针结合限食组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限食组均小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限食组均大于电针结合限食组(P<0.05)。5.电针与限食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肝脏SIRT1、PPAR-α蛋白及m RNA表达的影响在SIRT1蛋白表达方面,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四组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结合限食组、限食组表达升高(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PPAR-α蛋白表达方面,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四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结合限食组、限食组表达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表达升高(P<0.05);与电针结合限食组相比,电针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电针组相比,限食组表达显著升高(P<0.01),其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SIRT1m RNA表达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结合限食组以及限食组表达升高(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PPAR-αmRNA表达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限食组以及电针结合限食组表达升高(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电针结合限食、限食、电针均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的肥胖程度,下调血清TC、TG、FFA水平,改善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肝细胞在形态学上的病理改变。2.电针结合限食对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电针结合限食对血清TC、TG、FFA的下调效应大于电针或限食干预,电针结合限食对胰岛素耐量及葡萄糖耐量的改善作用优于限食。电针结合限食能减轻肝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对肝脏脂肪变的减轻程度大于电针或限食干预。电针结合限食可上调肝组织SIRT1以及PPAR-α的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电针可上调肝组织PPAR-α的蛋白表达水平,电针结合限食对PPAR-α蛋白水平的上调作用大于电针干预。3.限食可抑制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限食可上调PPAR-α的蛋白及m RNA水平,对PPAR-α蛋白水平的上调效应大于电针干预。限食可上调SIRT1的蛋白及m RNA水平。4.综上说明在调节脂代谢、减轻肝细胞病理改变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面,电针与限食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电针与限食干预对肝脏SIRT1、PPAR-α的蛋白及m RNA水平的调节作用有明显差异。电针结合限食干预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可能与上调肝脏SIRT1、PPAR-α蛋白及m RNA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正>抑郁性神经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伤、绝望、孤独和自我贬低等,但自知力存在,有求治
“梁希科学技术奖”是根据科技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由中国林学会申请,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于2004年10月批准,正式设立的面向全国、代表我国林业行业最
根据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系统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USB-CAN接口的悬浮控制调试系统,设计了通信协议,并在悬浮控制器和上位机上予以实现。
<正>小龙虾稻田养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养殖方法,也是不少农民增产增收的途径之一。但小龙虾在养殖过程中有自相残杀现象,严重影响养殖效益。1.残杀原因分析小龙虾是介于水生和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联合运动治疗失眠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失眠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
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资源教室的建设和运作逐渐成为普通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以班级管理模式理念为指导,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实施行为习惯激励评价,加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