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政策的概念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guiyea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的研究中,争议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刑事政策的概念。刑事政策的概念是刑事政策学的最基本的理论范畴,刑事政策概念的混乱损害了刑事政策学的学科地位与其研究价值,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刑事政策学的发展。为此,本文对刑事政策的概念进行新的整合,进一步明确刑事政策的概念,以期为刑事政策学的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坚实的理论范畴。 本文分为前言、四个章节、余论以及结论七个部分。“前言”部分指出了研究刑事政策概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一章通过对“刑事”、“政策”二词语义的辨析,以及对“刑事政策”的含义的演变的考察,明确当今学术研究中的“刑事政策”的含义;第二章通过对学术界各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刑事政策的定义的分解,将刑事政策的概念界分为六个要素价值目标、目的、范围、领域、主体以及对象。并界定了明确刑事政策概念的三个标准: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刑事政策的目的以及刑事政策的范围;第三章对刑事政策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三个学派:刑事古典学派,刑事人类学派以及刑事社会学派的刑事政策观进行了考察;第四章通过对构成刑事政策概念的六个要素:价值目标、目的、范围、领域、主体以及对象的界定从而提出本文的刑事政策的定义。并指出了本文所界定的刑事政策的意义;“余论”部分对建立独立的刑事政策学科的必要性与刑事政策学在刑事科学中的地位进行了初步的思考;“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运用债权人代位权基本理论,对债权人代位权实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债权人代位权的实现必须经过诉讼程序;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为无独立请
国际互联网(Internet)已经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及商业活动,使人类生活与交易发生了基本变化。从本质上而言,国际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数字化的工具。它建立在计算机强大的
近二十年是延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较大的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延边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
冷战后,随着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社会进入了一个长期调整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与同时期相伴而至的
我国以“议行合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决策权与立法权,以“一府两院”分别行使行政权、检察权和审判权,共同构成国家的基本权力主体。对于政府的行政权和法
本文通过论述美日同盟在“冷战”期间和“冷战”之后两个时期,对中国对外区域合作战略的不同影响,来论述美日同盟是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的外部原因,进而说明中国当前对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