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建立的基础与对我国经济效应的分析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e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已成为时代趋势,而倡导全球贸易自由化的WTO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各国纷纷转向参与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新选择。目前欧美均存在一体化的经济组织,在亚洲虽然有东盟这一包含10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但并没有一个包含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尤其是在东亚这一包含世界第二经济体的日本、经济发达的韩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和不断发展中的印度地区至今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发展形式,东亚地区需要顺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建立起统一的大市场,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包括亚洲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协定建立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巨大,将进一步促进区内各国和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建立对区域内各国和区外国家将产生重要影响。文中采用经济理论和数据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利用贸易比重、贸易结合度和贸易互补性实证方法分析了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现实情况对协定建立的影响,从实证数据得出区域内较高的贸易比重、紧密的贸易集合度和较强的贸易互补性是协定建立的经济基础条件,能推进协定的发展。理论与现实结合分析了协定国间的政治摩擦、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区域外部的制约是阻碍协定推进的主要因素,然后从自由贸易区建立产生的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对协定建立后可能会对中国产生的贸易和投资影响进行了预测,协定建立对中国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最后根据文中分析的相关结论提出协定推进过程中各方要深化合作、加强互联互通的建设并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过渡期”,中国应积极应对协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其他文献
反补贴和反倾销、保障措施是WTO允许各成员方采取的贸易补救手段。这三种手段是WTO允许各成员方,保护自身利益的合法手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令
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梦想,而他们的梦想总能从他们先辈的言论中找到注脚。在《少年中国说》当中,梁启超先生用人的老少比喻国之老少,在文章开篇即设置了一对决然对立的“
面对日益深化的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特别是随着新材料、新技术逐渐地应用于档案的载体,对这些特殊载体档案的收集归档、保存所日益显露出的
“新零售”这个概念自去年提出以来,有关“医药新零售”的讨论也成为了行业的热门话题。这一话题的兴起,无疑印证在监管政策、应用技术、消费习惯不断革新的环境下,药品零售急需
期刊
商业网络团购自2010年兴起以来,团购网站的消费者信任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团购网站线上商品的不可直接接触性、缺乏互动性及交易的间接性等是影响消
纽约,伦敦,东京,可谓是世界三大广告中心。纽约让人们想起麦迪逊大道,伦敦以其独特幽默的广告表达方式被人们津津乐道,而在东京,电通就是整个日本广告的象征。电通成立于1901
基于当前国内围绕美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争议,本文的分析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哪个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又是如
区域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WTO规则下可以对多边规则做出改变,创设地区性的反倾销制度。尽管反倾销制度本身的合理性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反倾销制度有着
AGZJ公司地处老工业基地辽宁,是典型的冶金装备制造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在建国初期,AGZJ公司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向东南沿海转移,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