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不安全感是指员工对失去工作的担忧,这种担忧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职场感受,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已有关于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大多数都侧重于分析工作不安全感带来的负面作用,例如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程度、组织承诺的降低,以及离职意愿的增强。但是,根据情绪信息理论,工作不安全感可能会对积极行为的动机起到唤醒作用,即可能存在一定的积极效应。因此在工作不安全感愈发普遍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工作不安全感的积极效应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工作重塑理论,对工作现状的不满会诱发任务重塑行为。而工作不安全感作为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意味着对工作现状是不满意的,因此可能会诱发任务重塑行为。但是根据期望理论,高强度的工作不安全感可能会让员工认为进行任务重塑的可行性较低因而较少进行任务重塑行为。也就是说,工作不安全感与任务重塑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为了揭示工作不安全感与任务重塑的关系,本研究结合工作重塑理论和期望理论对此进行探讨,并选择任务绩效作为工作不安全感可能通过任务重塑影响的积极结果变量。另外,将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感知作为调节变量进行探讨以进一步加深对如何激发工作不安全感积极效应的理解。本研究首先对工作不安全感、任务重塑、任务绩效和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感知进行了文献回顾。接着从工作重塑视角出发,结合工作重塑理论和期望理论提出了相应假设。为了检验这些假设,本研究收集了341份员工层级的数据。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支持了相应假设。即,工作不安全感与任务重塑呈倒U形关系,任务重塑与任务绩效正相关;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感知会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与任务重塑之间的关系,工作不安全感与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感知的交互效应通过任务重塑传递给任务绩效。通过实证研究,本研究拓展了任务重塑的前因变量,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工作不安全感作用机制的理解。同时,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也为管理者如何应对工作不安全感提供了思路。最后,本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并指出了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