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时它也在老年痴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痴呆又分为不同的亚型,每种亚型的发病机制也很复杂,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临床亚型,尽管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血压与AD之间关系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血压和AD之间的关系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尚不能明确高血压是否为AD的危险因素。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高血压病、具体的血压值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时它也在老年痴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痴呆又分为不同的亚型,每种亚型的发病机制也很复杂,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临床亚型,尽管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血压与AD之间关系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血压和AD之间的关系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尚不能明确高血压是否为AD的危险因素。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高血压病、具体的血压值与AD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来明确血压与AD之间的关系,为AD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86例参与者,均来自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和生活方式(CABLE)研究数据库。本研究所界定的AD生物标志物包括脑脊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总tau(total tau,t-tau)和磷酸化tau(phosphorylated tau,p-tau),将其原始数据通过对数转化等使符合正态分布。根据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将参与者分为高血压组及非高血压组,首先对两组间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以65岁为界,将总人群分为中年组(<65岁)及老年组(≥65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各年龄段分组高血压病史与AD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其次,我们还收集了患者入院首次测得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进一步来验证血压与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所有的研究中我们都校正了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和APOEε4携带状态以排除混杂因素干扰。结果:在总体人群中,高血压组患者脑脊液中t-tau(p=0.032)和p-tau(p=0.015)均高于非高血压组患者。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脑脊液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9)。DBP升高与脑脊液t-tau(p=0.035)和p-tau(p=0.025)水平下降显著相关,而收缩压并未发现此类相关性。在进一步的亚组分析中,中年组的高血压患者脑脊液t-tau(p<0.001)和p-tau(p<0.001)的水平高于无高血压病史患者,而在老年组中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之间的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次,在中年组中,较高的SBP的值与较高的t-tau(p=0.008)、p-tau(p=0.033)相关,但在65岁以上的老年组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这种关系;而在老年组中较高的DBP与较低的t-tau(p<0.001)和p-tau(p<0.001)相关,在中年组中却未发现两者相关性。结论:在认知正常的中老年人群,特别是在中年人群中,高血压病与脑脊液中t-tau和p-tau的水平相关。此外,SBP和DBP也可能在不同年龄阶段中老年人群中对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发挥不同作用。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人群特征来调整降压策略,做好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防治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哮喘行动计划中支气管哮喘儿童依从性情况,判断依从性差异对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的影响,评估电子版《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在门诊对于5岁及以下儿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评估5岁及以下支气管哮喘儿童依从性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纳入2017.08—2019.12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哮喘门诊首次确诊4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均予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
研究目的: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CPS)是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先天性心脏病。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是目前治疗CPS的首选方法,然而CPS介入治疗技术难度高,国内仅少数医疗中心常规开展CPS介入治疗。本研究旨在评价本中心PBPV治疗CP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总结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
目的研究1型糖尿病(T1DM)儿童青少年乳糜泻(CD)相关抗体,了解CD相关抗体情况,以及与生长发育、CD相关症状和代谢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儿科诊治的76例T1DM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长)、体重、糖尿病病程、胰岛素用量(精确到0.01U/(kg·d))、胰岛素治疗方式等;记录患儿腹痛、腹泻、腹
第一部分极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目的:通过测定极早产儿生后24h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析极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单胎100例
目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重要病理特征。多项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可能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已有研究在动物和细胞水平中证实了EGFR基因表达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
第一部分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宫外发育迟缓的高危因素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儿NEC合并宫外发育迟缓(Ex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1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1例NEC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
目的系统总结小儿庞贝病(PD)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及规范酶替代治疗(ERT)的宝贵经验,为PD的早期识别、诊治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及PICU 2016年1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确诊为PD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婴儿型庞贝病(IOPD)组及晚发型庞贝病(LOPD)组;同时根据是否应用人重组酸性α-葡糖苷酶(rh GAA),分为ERT组和无ERT组,ERT组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老年共病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某三甲医院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342例,其中男性175例,女性167例。根据患者入院期间所记录的身高、体重,通过公式: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得出每位研究对象的BMI后,依据BMI<18.50kg/m2与18.50≤BMI<24.0
目的:探讨总MRI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负担与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09月至2021年0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病因分型筛选出与房颤病因相关的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患者181例。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等。入院后同时进行颅脑MRI的“
背景及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影响运动和认知能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下降导致大脑多个神经环路功能异常,包括黑质-纹状体、额叶-纹状体途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有效的神经调控治疗技术。不同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