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3所高职院校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就业问题尽管得到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也发布了相关法律,但已经挡不住高校扩招的压力。随着就业人数地逐年上涨,就业压力也无形地压在了学校和学生身上。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每年的应届生人数都比上年的人数多,他们更需要学校能够拥有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带领他们走出困境。目前高校与企业合作已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与以往有所不同,这对高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研究是在此背景下,对湖北武汉市3所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进行研究,提出校企合作促进此项工作的对策,希望能为学校的此项工作能更好地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本研究的写作主要采取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武汉市3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就业指导工作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得知的信息,找寻3所院校共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这3所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行缘由剖析,结合我国实情,找出相应的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对策,从而有助于此项工作的发展。从以上的研究思路来看,本篇文章除了前言和结语部分外,共分如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对校企合作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基础理论来论证其是具有可行性的。从缓解目前高职毕业生紧张的就业形势,适应就业制度改革的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三方面来对校企合作促进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必要性分析。  第二部分介绍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从此项工作缺乏多样性,队伍构建和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缺乏对学生就业心态进行有效引导三个方面来阐述此类工作的情况。  第三部分介绍了湖北武汉市3所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概况,说明了本研究选取这3所院校的原因。从就业指导课,教师,学生视角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三方面对此项工作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对就业指导课基本状况调查中,了解到学校存在课程开设时间过晚和学时不达标,教材编写实用性差,就业指导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的问题;从对就业指导教师基本情况分析中,可明显看出学校存在专职教师人数较少,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结构不匹配,就业指导教师流动性大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从对学生视角下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与分析中,可得知存在就业指导方式偏传统化,指导内容缺乏多样性,学校忽视创业教育,此项工作校企还处于浅层次合作,对毕业生再就业动态缺乏跟踪调查的问题。  第四部分对武汉市3所学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缘由剖析。本研究认为其之所以存在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缘由:(1)高职院校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校企双方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常表现为脱离实际和模糊目标的现象,从内容上看缺乏多样性,从方式上看其偏向传统化,这将无法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2)师资队伍本身存在断层。由于这三所学校的办学性质发生过巨大变革,学校曾经降低过对教师的招聘同时也削减了一部分师资。但是随着国家对职教的广泛地关注,职教的地位的提高,学校又开始大力扩招教师。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的学校为了急于求成,忽视了对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规划,盲目地去聘请一堆基本符合要求的人员,这使得师资队伍出现明显结构不匹配的问题。(3)与之相关的法律文件不完善。政府没有颁布与校企合作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文件,再者,政府关于校企合作的有关法律制度本身就有诸多问题,其本身存在的问题潜在地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4)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在实际调查中,可知政府对这3所校企合作背景的高校在资金方面扶持力度不强,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学校对此项工作很难引起重视。另外,3所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资金主要是学校出,企业并没有为此投入过多资金,这使得学校对此项工作的负担过大。(5)学生思想的不端正。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经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的人格类型,要不然就是过于低估自己,要不然就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校企合作背景下的3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很难开展,学生常常采用拒不配合的态度,老师也拿这种情况无可奈何。(6)就业服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从调查结果可得师生比较低,就业指导教师配备明显难以应对此项工作,另外,执行部门在分配任务中出现的断层现象,使得基层员工无法落实此项工作任务。3所高校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主要是从学校内部来加以构建,而企业并未融入此项工作体系中。  第五部分总结了推进校企合作就业指导的对策,一是提出要构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全新理念,树立与时俱进、全员化、人职匹配的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要求学校在职业指导方面要随着市场的需要,校企双方合作的实际情况来加以变动,达到时时更新此项工作内容的状态,加强学校办学活力;此项工作的有效运行需要社会、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的共同合作,校企合作就业指导虽说主要是以学校和企业合作为主导,但实际上此项工作还涉及除这两者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此项工作将以人职匹配为终极目标,在制定工作内容时,也要以促进人职匹配为宗旨,来引领整项工作的有效运行。二是认为要完善高此项工作的路径,通过重视此类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交流和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方式来完善其路径。三是指出要促进校企互助与就业指导的有效融合,通过创立校企合作的此项工作结构机制,制定校企互助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效融合的原则,以校企合作为桥梁来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利用校企合作为载体开展创业教育,以校企合作为目标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企业聘请专业就业指导队伍来完成两者的有效融合。
其他文献
七年级数学作为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在难度的提升上并不是特别的大,但是因为其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因此,七年级的数学里面设置了很多的趣味性很强的内容,动手
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主张将传统文化逐步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由此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事业单位是我国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力量,为我国社会组织提供各项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随着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
数学作为高考的一项重点科目,亦是锻炼我们学习思维严谨性和逻辑性的一门学科,想要学好数学这一科目,在平时学习中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笔者的亲身经验,从初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得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将丰富的课程内涵落地生根,被学生所接受,要求重新进行课程性质的
目前,素质化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再只停留在分数层面上,其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更加全面而完善的综合能力.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也不再是简单的运算,而应该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初中英语不再仅仅以“分数论英雄”,而是逐步重视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是理解的前提,学生在英语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质量于效率与小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息息相关,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提问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提问是质疑的一种直接表现,也是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巧质疑、创良机,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