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马瑞戴尔·勒苏尔文学创作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瑞戴尔·勒苏尔(Meridel Le Sueur,1900-1996)是美国左翼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其创作深受女性主义、环境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内容取材和表现手法上均具有独特之处。勒苏尔的文学创作揭露了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上层社会与下层阶级、白种人与有色人种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女性与自然间复杂莫测的联系,以及上述诸种联系之间的整体性关联。目前学界对勒苏尔作品的研究甚少,且勒苏尔在很大程度上为生态批评家所忽视,但事实上,她的书写深刻揭露了人类社会内部的权力结构如何隐蔽地运作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之中。勒苏尔创作的主题高度关注环境议题,及其与阶级、性别和种族间的密不可分的交叠性互动,她或可位列对环境正义探索最为深入的美国文学家之一。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看,她作品中体现出的情怀始终与她所关注的弱势群体同气连枝,坚定地扎根于左翼阵营中,这是她写作和世界观的根本基调。生态女性主义成为解读勒苏尔文学创作的理想路径,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对勒苏尔的作品进行研究。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勒苏尔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其次阐明勒苏尔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研究价值,强调该作家作品中鲜明的生态意识和女性关怀;最后对该论文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进行梳理。本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性别议题的书写:父权社会中的女性身份”从三个层次来论述,分为“女性与男性:语言、身体和行动反抗”、“身份与认同:女性身份的重构”、“中心与边缘:界限性与交叠性之融合”三个小节。本章节首先侧重分析在勒苏尔的作品中,女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女性集体主义,打破女性从属于男性的社会境遇。其次指出在以男性文学为审美标准的时代,女性作家们只能弱化对女性形象的描写,被迫接受男性文学侵占的现实。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许多左翼女性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改变了以往被边缘化的命运,重构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女性从沉默的失语状态到重建女性话语的权威。最后着重分析中心与边缘是一种界限性与交叠性之融合,探究勒苏尔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环境意识的讨论:统治的普遍逻辑”,从“亲近自然:一种独特的幸存方式”、“身体语言:从排斥到构建的共同体”、“女性与动物:男权社会的典型他者”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章节首先阐明女性亲近自然可以为女性和自然治愈由父权制社会带来的伤害,并提供精神上的慰藉。继而探讨勒苏尔创作中的身体书写将身体与环境结合在一起,身体是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女性身体的描写唤醒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中女性被支配和被压迫的环境因素。最后,女性经历了与动物相似的悲惨命运,无法获得与男性相同的就业权利和社会地位。勒苏尔将女性比作动物进行大胆的描写,主要是希望在现实社会中摈弃这种具有自然歧视和性别歧视特征的语言,这也是生态女性主义努力的目标之一。第三章“阶级压迫的批判:权力的资本主义性质”主要探讨阶级问题。从“阶级压迫下的群体”、“从‘本源同体’到‘压迫同体’”、“从阶级的‘双重压迫’到‘集体论’的构建”三个层次展开。本章首先聚焦勒苏尔作品中的无产阶级遭受资产阶级压榨的悲惨境遇,如环境恶劣、食品短缺、过度劳动、体力衰竭等。其次分析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下,女性与自然联合起来,从本源同体走向反抗压迫的共同体,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只有认识到边缘群体压迫形式的同构性,才能构建真正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最后,论述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尤其是女性工人阶级,她们承受着“双重压迫”的命运,需要联合起来构建“女性集体主义”,勒苏尔认为孤立的存在只会使社会环境更加糟糕,这种集体主义意识是她们努力寻找生命意义的力量源泉。第四章“种族身份话语:文化认同与身份意识”探讨白人作为社会的统治者,有色人种承受着种族歧视和文化霸权的压迫。本章第一节“身份空白:边缘种族群体身份的缺失”通过身份的空白,来阐释勒苏尔笔下的边缘群体承受种族隔离、殖民主义及其他方面的压迫,其身份地位长期处于被压迫的状态。第二节“边缘之边缘:双重边缘的压迫”介绍有色人种女性处于边缘之边缘的社会地位,她们既承受着种族压迫又遭遇着性别歧视,处于双重压迫的社会境遇。各种压迫交叠在一起,迫使有色人种女性处于社会的最边缘。第三节“身份反抗:寻找身份的重构”论述身份反抗即身份的重构,有色人种女性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之中,虽然有色人种男性和白人女性都属于被压迫的群体,但他们的社会地位都高于有色人种女性。性别和种族的劣势是她们进行身份反抗的基础,勒苏尔呼吁有色人种女性团结在一起共同反抗社会的不公。结语部分综述全篇,通过对勒苏尔文学创作中的人与自然、女性与男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表现出她对边缘群体的多维度关怀。在男权社会中,边缘群体应紧密团结在一起,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名美国共产党员,勒苏尔思想激进,她的创作关注性别、环境、阶级、种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出对边缘群体的交叠性体察。具有整体性倾向的生态女性主义为解读勒苏尔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野,为构建整体主义批评提供了可行的范式。
其他文献
零售业态升级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零售技术创新则离不开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的平台支持。本文基于营销决策的转变、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等路径,讨论数字经济发展影响零售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而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与多维零售技术创新的动态相关性。为了克服数字经济与零售业发展潜在的内生性关系,本文选取各城市到杭州的球面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于零售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英语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高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目前的阅读能力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此,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足,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也没有得到预期的提高。教师的教学应该多样化,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参与积极性和英语阅读水平。交互阅读模式强调了阅读前师生之间的交互、阅读中学生与文本的交互以及阅读后的
学位
酚类化合物作为基础的有机化工原料,其来源广泛且价廉易得,在医药创制,材料开发,天然产物合成等诸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从其结构上看,羟基促使苯酚环上的邻、对位特别活泼,易于进行官能团化修饰。因此,邻、对位取代的酚类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譬如,卤代酚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在卤代酚的传统转化方式中,其主要被用作二维平面的有机合成砌块,相比之下,以去芳构化方式,在卤代位点打破酚环芳
大概念既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从知识的角度定位小学内容,更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从学生认知结构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整单元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学内容,从顺序教学发展到重组教学。在目标定位上,既关注当下的学习更关注全面的目标和未来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上,不局限于同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尝试不同的探索模式,变换角度引领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从解构分析的过程到经历建构的过程过渡。
实蝇(双翅目:实蝇科)是严重危害园艺作物的害虫,对蔬菜和水果造成巨大的危害。以啤酒废酵母为原料制成的蛋白饵剂对实蝇害虫具有很好的引诱效果。本文研究了 1)不同浓度的啤酒废酵母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3-甲基-1-丁醇、苯甲醛、乙酸辛酯、乙酸苯乙酯、辛酸乙酯、苯乙腈和苯乙醇)对3种果实蝇害虫橘小实蝇、南亚实蝇和瓜实蝇)的雌雄成虫3个不同生理发育阶段(交配前、后和产卵后)的室内外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其中4
数字化时代下,传统企业迫切需要通过融入甚至构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以持续开发新机会从而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然而,对于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机会开发机理研究已远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视角。因此,本文结合相关研究,以苏宁、海尔两家企业为案例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差异点和共性规律,从而提出生态视角下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机会开发机理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命题。案例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企业的
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关乎其在激烈的市场中能否利于不败之地。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智能云会计为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不仅创新了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也促进了云会计财务系统的普及推广。本文以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为前提,分析大数据、云会计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对云会计进行介绍,并提出该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价值,依据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存在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云会计在中小企业投资决策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是由金属或者金属簇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MOFs具有孔隙度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化学和热稳定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与分离、光动力治疗、催化和传感等多个领域。近期MOFs研究热点聚焦在针对具体应用需求,理性设计和调控MOFs结构以提高MOFs性能。MOFs结构调控一般可以通过调节金属源和配体的比例以及加入调节剂的类型和比例实现。这些调控手段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如何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构建包含海洋碳汇、绿色技术、碳税在内的多部门DSGE模型发现,作为地球最大吸碳主体的海洋碳汇,同时具备生态、经济双重效应,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与经济增长具有动态影响。绿色技术在2021■2030年间对碳排放强度降低的作用效果明显,能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与降低碳排放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