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 m6A甲基化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类型是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sV),占所有亚型的80-90%,通常在遗传易感人群中由于创伤、感染和药物等因素引发([1]。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标志性特征包括表皮的明显改变,即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同时伴显著的炎症细胞浸润[2]。角质形成细胞和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炎症和免疫回路,是寻常型银屑病发生、发展和持续的主要原因[3]。近年来,随着RNA甲基化免疫沉淀测序(Methylated RNA immuneprecipitation with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eRIP-seq)技术的产生,RNA修饰领域的科学研究迅速成为热点,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m6A甲基化(N6-methyladenosine methylation)是高等真核生物信使 RNA(Message RNA,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中最普遍的内部修饰,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mRNA修饰,在影响细胞命运和功能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4]。m6A甲基化是动态可逆的,这种修饰是由甲基化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s/“Writers”)写入、可以被去甲基化酶(Demethylases/“Erasers”)擦除、最终由甲基化读取酶(Binding proteins/“Readers”)读取从而发挥下游作用。m6A甲基化的生物学后果发生在分子、细胞和生物学三个水平。在分子水平上,m6A甲基化调控RNA的剪接、转运、定位、翻译和稳定性[5],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在细胞水平上,m6A甲基化决定了多能干细胞的命运,对细胞增殖、分化、发育程序发挥强大而精细的调控作用[6]。在生物学水平上,m6A甲基化通过结合不同阅读蛋白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构成了不同的生物学结果[7,8]。这些过程都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目前,m6A甲基化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肥胖症和不孕症等人类疾病中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9-12]。然而,m6A甲基化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生理意义及调控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课题首先以慢性斑块型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为研究对象,检测其中m6A甲基化、m6A甲基化相关酶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以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寻常型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及Mettl3杂合敲除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METTL3介导的m6A甲基化对寻常型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最后通过MeRIP-seq识别寻常型银屑病m6A甲基化改变的转录本。方法:首先,收集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的皮损(皮肤组织)和病历资料,通过RNA m6A甲基化定量检测法(m6A RNA methylation quantification kit)评估皮损总RNA中m6A甲基化水平,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检测 m6A 甲基化相关酶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建立IMQ诱导的寻常型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及Mettl3杂合敲除小鼠模型,通过改良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评分(Psoriasis Area Severity Index,PASI)、RT-q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es,IHC)、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等方法,检测METTL3介导的m6A甲基化对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皮损表皮厚度、Th1和Th17细胞比例、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因子表达等的影响。最后通过MeRIP-seq及相关分析识别寻常型银屑病m6A甲基化改变的转录本。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m6A甲基化及甲基转移酶METTL3表达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皮肤,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m6A甲基化水平、METTL3水平均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同时,与人类样本的结果一致,IMQ诱导的寻常型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中METTL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小鼠,且IMQ组表皮和真皮中的METTL3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其次,在IMQ诱导的寻常型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通过杂合敲除Mettl3下调m6A甲基化促进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展并增加了其严重程度,包括小鼠皮损表型加重、表皮增厚、Th1和Th17细胞比例升高、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加重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最后,通过MeRIP-seq发现m6A甲基化下调的转录物高度富集在Wnt信号通路。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RNA m6A甲基化及其催化酶METTL3显著下调。小鼠实验证明,METTL3下调介导的m6A甲基化下调加重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通过MeRIP-seq及分析推测,m6A甲基化下调可能通过调节Wnt信号通路加重寻常型银屑病的发展。
其他文献
组织中浸润的免疫细胞在各种生理或病理状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组织中免疫细胞组分进行定量检测,对于机体正常生理或疾病的机制研究十分重要。传统的组织免疫细胞定量方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免疫细胞特异性表达的蛋白分子进行标记,从而实现对不同细胞类型进行数量检测。随着高通量转录组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不同免疫细胞的转录组数据,已有多种基于计算的组织免疫细胞分析模型被开发,可用于从组织转录组数据中预测得到
研究背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以不明原因的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为特征。HCM的患病率在1/500以上。既往研究认为HCM是单个基因的罕见变异以孟德尔遗传模式导致的疾病,大约半数患者中能够发现致病变异,绝大多数患者为8个编码肌小节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包括MYH
高质量的医学本体,可以打破不同医学文本数据之间的藩篱,使得医学数据能以统一的标准形式被各类信息处理方法充分利用,进而形成一套有效的医学知识表示体系,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临床应用。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国内的生物医学本体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处于相对滞后的水平,因此我们急需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中文医学本体构建策略与技术路径,来实现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与中文临床生物医学数据间的有效融合
研究目的1、建立数字化技术辅助的齿槽嵴裂修复精准评估体系。通过三维数字化测量,分析并计算术前缺损体积、术后成骨效率,为手术方案设计及术后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实现齿槽嵴裂的术前准确测量,术中精准修复,术后定量评价。2、基于数字化技术辅助的齿槽嵴裂修复精准评估体系,探讨rhBMP-2对齿槽嵴裂自体骨移植修复效果的影响。3、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自体浓缩骨髓血复合β-TCP支架材料对齿槽嵴裂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卒中患者总数的8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位于梗死核心区的细胞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毗邻梗死核心区的区域被称为半暗带区。由于处于缺血缺氧环境中,位于半暗带区域的细胞不再具有电生理活性,但仍保持代谢活性,因此提升半暗带区细胞存活率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小胶质细胞第一时间响应脑缺血损伤,发挥免疫作用。
研究背景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以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为特点。患者除外貌受损之外,还会发生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其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瘢痕疙瘩的治疗一直是整形外科及皮肤科的难题。Warburg效应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作用增强的代谢异常现象,最先在肿瘤中发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KFs
第一部分: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18年经验背景及目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室速是ACM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对于年轻的患者。室速消融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并没有研究显示其能延长寿命,减低死亡率。目前关于消融的长期随访数据非常有限。该研究描述了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队列中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长期疗效。方法:连续入组了 2000年六月至2019年三月
胰岛素过敏是临床糖尿病治疗中的伴随问题,重组人胰岛素问世后,胰岛素过敏临床患病率大幅下降,但与之相对的诊治越发困难。目前国内及国际针对该病更多围绕着其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尚缺乏对其病因的探究。本研究旨在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的胰岛素过敏患者诊治方案,及对该病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模式进行简要分析与初步讨论。方法:1收集既往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符合胰岛素过敏诊断的患者病历资料,在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后,
背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和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均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当PA患者同时合并RAS时,患者临床表现更加复杂,且RAS可能影响PA筛查试验的结果进而造成漏诊,目前尚缺乏相关临床研究。目的:分析PA合并RA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卧立位试验结果分析RAS对PA筛查试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
碎裂QRS波对预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的应用价值目的:心肌纤维化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尤其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0CM)患者中,与心律失常,心脏猝死,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等不良预后有关。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