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CT重建的寰椎钉通道形态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螺旋CT三维重建研究测量寰椎椎弓根钉骨性通道的形态学。通过测量分析结果,为寰椎椎弓根置钉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从我院PACS系统中选取100名行颈椎三维C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后应用自行设计的定点测量法测量寰椎双侧椎弓根及侧块各主要解剖数值:椎弓根宽度、椎弓根内、外侧皮质的宽度、椎根弓内斜角,侧块内、外缘的高度,侧块上、下缘与水平夹角;应用SPSS17.0软件对上述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正常寰椎椎弓根各测量数据双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取双侧平均值,椎弓根宽度(8.11±1.52) mm、椎弓根内侧皮质的宽度(3.13±0.51)mm,外侧皮质的宽度(1.53±0.44) mm,椎根弓内斜角14.12°±2.12°,侧块外缘的高度(20.63±2.66) mm,侧块内缘的高度(7.13±1.72) mm,侧块上缘与水平夹角30.23°±2.56°,侧块下缘与水平夹角23.52°±2.34°。寰椎椎弓根骨性通道分型:Ⅰ型占5%(5例),Ⅱ型占80%(80例),Ⅲ型占15%(15例)。在测量指标中,椎弓根内侧皮质骨厚度和椎弓根外侧皮质骨厚度。   结论:   椎弓根内侧皮质厚度大于椎弓根外侧皮质厚度的解剖学基础是导致实际的寰椎椎弓根置钉通道较理想骨性通道的偏外从而更易损伤椎动脉的重要原因。寰椎椎弓根骨性通道的解剖结构特点则影响置钉技术的选择:术中磨掉寰椎椎弓根内侧皮质是避免损伤椎动脉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对WWOX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机制进行研究,以探讨WWOX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确定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和早期生物学诊断指标提供
目的:   评价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尿中白细胞(WBC)增高是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系。   方法:   58例TURBt术后患者,定期应用表柔比星30mg进行
三价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有着一些很有价值的应用技术:波导上转换及放大和激光、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飞秒光谱应用、激光控温、三维成像与存储、光学温度感应系统、牙科等生
目的:   对缺血早期单次高压氧治疗是否可改善脑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进行验证,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究。   材料及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00-
目的:   探讨肝癌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形成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行肝癌切除术证实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