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我国猪流感流行病学监测及分子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ke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 SI)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猪呼吸道疾病。猪同时具有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唾液酸受体,常被认为是产生新型重配病毒的“混合器”。SIV在猪群中以H1N1、H1N2和H3N2为主要流行亚型,因此,开展对SI监测、遗传演化分析及诊断方法的建立,对SI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国猪群中流感病毒的感染与流行情况,我们于2011-2012年期间先后从不同省市重点地区屠宰场、规模化猪场和个体养殖户的采集的13044份猪血清样品,本研究用猪源经典H1N1(CS)、类禽H1N1(EA)、甲型H1N1[2009A(H1N1)]、H3N2、以及禽源H5N1、H9N2亚型流感病毒标准抗原,用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011-2012年我国猪血清中类禽H1N1抗体平均阳性率比其他亚型高,且分别为42.24%和45.89%,H1N1血清抗体平均滴度(GMT)同比其他亚型高。结果表明2011-2012年我国猪群中H1N1亚型SIV感染较为普遍。本研究对3000份猪鼻拭子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样品经常规处理后,接种10日龄的非免疫鸡胚进行SIV的分离,通过HI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共分离到4株H1N1亚型SIV。对4株病毒的各基因片段进行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SW/GX/133/11、SW/GX/547/112株SIV与2009年大规模感染人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进化关系更为接近,可能是由2009年人群中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跨种间传入猪群,在猪体内进化而来的;SW/HN/232/11、SW/HLJ/24/112株SIV属于类禽型H1N1SIV,从进化关系上可以看出,它们均可能源自类禽型SIV。该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当前我国猪群中SIV的遗传特性。为建立快速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使用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重组质粒pMD-H1-HA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为0.999,敏感性可达50TCID50。本研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与经典H1N1、类禽H1N1、类人H1N1、H1N2、H3N2、H5N1和H9N2无交叉反应。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在人类和动物间有效地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
其他文献
风险投资业自发展伊始,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各国经济学界对其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从未间断,现已成为经济领域重点研究问题之一。中国风险投资相对国际风险投资业而言起步
酪蛋白是生物活性肽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制备酪蛋白水解物,并在乙醇-水介质中对酪蛋白水解物进行类蛋白反应修饰,评估类蛋白反应修饰产物的ACE抑制
植筋作为后锚固技术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加固改造工程中。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是有机胶植筋技术,而对无机胶植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较少。在实际工程中许多植筋式后锚固连接的
目的了解简易压力反馈训练盆底肌锻炼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4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第一阶段的简易压力反馈训练1次,再接受第二阶段的盆底Kegel锻炼12周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 (IL-18)、分泌型Klotho(sKlotho)和骨保护素(OPG)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5例CKD-MBD患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在逐步得到发展。在安全农产品市场中,各市场主体之间存在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核心是粮食安全,重点是农民收入安全。为有效维护农业产业安全,我国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个发展”,建立粮食风险保障体系和农民收入支持体系,加大
本文通过对大量中西文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考证后认为,16—19世纪澳门“黑人”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东南部非洲(包括西北非洲佛得角群岛)、伊朗(主要指霍尔木兹)、印度(
香港在发展经济中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但近年来经济持续低迷,遇到很多的困难,香港特区政府应尽快根据香港的特点和时代需要,既要看重香港多年来积累的比较优势,更应冷静思考
发展低碳经济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低碳农村更是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之下的一种新型的生态发展模式,伴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与消费发生了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