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内侧髌旁入路切开空心螺钉固定、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与关节镜下钢丝固定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分析,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骨科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的54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切开空心螺钉组(22例)、关节镜下空心螺钉组(11例)和关节镜下钢丝组(2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至少6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内容为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Lysholm、IKDC及Tegner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情况。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机制、受伤至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54例患者全部进行随访,本研究中交通伤占76%。术后2个月,三组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84.06±0.88)分、(90.13±1.42)分、(90.20±3.16)分,IKDC主观功能评分分别为:(86.09±3.58)分、(90.13±3.20)分、(90.63±3.68)分,Tegner评分:(4.0±0.24)分、(4.5±0.22)分、(4.3±0.35)分,三组间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93.56±1.22)分、(94.59±1.28)分、(93.98±1.16)分,IKDC主观功能评分分别为:(92.76±1.12)分、(93.95±1.50)分、(93.27±1.38)分,Tegner评分:(8.0±0.28)分、(8.2±0.39)分、(8.2±0.33)分,三组间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术后早期微创组(关节镜下空心螺钉组和关节镜钢丝组)比切开螺钉组有一定的优势,近期临床疗效更佳。2.微创组与切开组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术后中期膝关节功能恢复较理想,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各有优势,术前应严格把控手术适应症,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考证及最佳手术方式亟待改进。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植皮对比传统打包植皮治疗体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万方、
近年来,学界对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已从较为宽泛的视角进入到了细致的、具体的视角,具体到了某一个少数民族的习惯法。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对提高民族地区的法制水平大有益
目的:对照胰胃吻合和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发生率上的差别。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BIOSIS Previews、ScienceDirect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
目的:对不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的疗效及术后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
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对我国货币政策与HPI及CPI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HPI的影响更为显著的结论。实证分析部分主要运用统计学软件Eviews6对相关变量进
研究目的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环线切割松解腕横韧带手术的可行性,并通过超声及MR检查观察手部的解剖结构确定了手术操作安全区。探讨环线切割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
研究背景骨缺损的发生有创伤、感染、肿瘤、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等原因,发生率可达5%-10%,其修复是临床上较难解决的问题。骨缺损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骨移植来填充、修复,骨移植
目的探讨玻璃陶瓷嵌体进行超声波震荡预处理后粘结是否更有利于增加修复体固位性和降低牙齿敏感性。方法选取活髓牙玻璃陶瓷嵌体修复的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超声波
目的: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已经成为微创治疗各种脾脏疾病的首选术式[1]。由于人体脾脏的解剖特点,患者通过传统的开腹手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