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黄金部队发现以来,哈达门沟金矿田内累计探获金资源量超过百吨,一直为国内外矿床学家所重点关注和研究。为了进一步指导矿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本文系统研究了哈达门沟金矿的313号脉构造叠晕特征,取得了如下认识:(1)Mo,Ag,W,Bi,As,Sb,Hg,Cu,Pb是与Au成矿关系比较密切的元素,在构造—成矿过程中发生了活化迁移并在有利部位富集。(2)Au,Mo,Ag,Sn明显呈多峰分布,反映出成矿作用的多阶段性以及它们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富集趋势。(3)Au仅与Cu、Pb、Fe这三种元素存在相对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这三种元素可以作为金矿化的良好指示元素。(4)通过R型聚类分析可将元素分为三组,其中Ti、V、Fe、Mn、Cr、Ni、Co、Sn、W为一组,Cu、Pb、Au、Bi、Mo为一组,最后As、Sb、Hg为一组。(5)Au分别属于F2(Au、Sn、W、Bi、Cu、Pb)、F3(Au、Mo)和F4(Au、Bi)因子,说明Au可能是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及与石英-辉钼矿阶段相互叠加形成。(6)通过研究313号脉的构造叠加晕特征,认为313号脉西段矿体浅层位置虽然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剥蚀,但可能仍没有剥蚀到主要的富矿体。预测在勘探线36线两侧100m范围内,标高200-500m间存在一处盲矿体;在勘探线4线两侧100m范围内,标高700-1000m间存在第二处盲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