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方自八十年代伊始登上文坛,便以人文主义的情怀一直关注凡俗人物的生存境况。创作风格也由早年的情感式体验蜕变为理性的思辨,由表现自我认知的个人化体验转向普通大众的生存观照。方方的创作题材很广,文本中的时间形式也复杂多变,根据题材的需要相互切换,而且以心理时间穿插,导致变异重叠与累积,形成迷宫一样的艺术世界。本文借助多种时间理论,旨在讨论方方小说中对于时间形式的运用,以及时间形式与题材共生,支撑起诗学的结构方式。正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方方小说的时间形式:第一章:母性的神话叙事时间。母系社会是人类远古的记忆,保留在最古老的叙事样式神话中,神话的时间形式就是母性的时间性形式,呈现出无始无终、混混沌沌和不断重复的状态。方方以这个最古老的时间形式为自己小说基本的叙事时间,支撑着所有生命故事的叙述,并且以此容纳整合各种其它的时间形式,在不断的切换、重叠与粘连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叙述方式。第二章:断裂的历史时间。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都是男性的历史,历史的时间形式就成为男性创造历史的重要标记。在这个大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堆积着无数个体生命的小历史,而所有的生命都无法脱离大历史的运动,断裂是大历史与小历史都经常出现的时间黑洞,方方显然对此有着高度的自觉意识,总是在断裂的瞬间讲述自己发现的生命故事,而且特别强调两种历史遭受同一断裂的时间意义,是方方将大历史与小历史相互重叠、替代的互文性策略。第三章:隔绝心灵的沉滞时间。方方叙述底层民众绝望生存的时候,常常表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而且是以沉滞的时间形式作为主要的叙事方式。这一方式带有对神话时间形式反讽式艺术替代的特征,用以容纳被现代化时间洪水冲击到底层的畸零人绝望的生存处境,展现出荒芜的心灵废墟的同时,便也具有了对历史时间断裂时刻伦理废墟的艺术替代功能,也是内视镜的叙事角度,透视出迷宫一样封闭堡垒式的时间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