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掌握固定化漆酶对不同种类苹果酚类化合物生物催化的特异性,本文以白腐菌漆酶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等手段,对白腐菌漆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应用于苹果果胶液多酚的去除脱色,试验结果如下:(1)游离漆酶催化儿茶素、绿原酸的转化,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42、379nm;反应最适温度均为55℃;最适pH对儿茶素在pH6.0,pH6.5两个点,对绿原酸为pH5.5,pH6.0两个值;儿茶素浓度0.5mol L-1时,最适酶浓度为0.05U mL-1。2种底物的漆酶催化反应均符合米氏方程规律,在标准条件(25℃温度)下测得儿茶素和绿原酸两种底物的Km值分别为0.1489,0.3390mol L-1;Vmax分别为212.77,28.01δA U-1 min-1。(2)用壳聚糖固定化漆酶,单因素试验表明戊二醛(交联剂)的最适浓度5%,交联时间8h,最适的pH为5.5,最适酶浓度1U/ml,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55℃;用JMP7.0软件对单因素中影响较为显著的戊二醛浓度,酶浓度,pH3因素进行了相应曲面法的试验设计和处理后,得最适的戊二醛浓度,酶浓度,pH分别4.9694%, 1.0096U/ml,和5.4942。最适反应条件固定化漆酶的重复使用次数试验表明,经壳聚糖固定化的漆酶重复使用6次,相对酶活仍能保持70%以上。(3)通过固定化漆酶对苹果果胶液除酚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对果胶中多酚的去除效率均高于游离酶对果胶中多酚的去除率,以40℃时酶的稳定性和对果胶的去除率最佳;固定化酶对酶的相对酶活力也均高于游离酶的相对酶活力;反应2h时,酶的相对活力较为稳定,尤其时40℃时明显高于游离酶的相对酶活力,具有在果胶工业化脱色中应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