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敏感型及有机硅改性聚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x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智能”成为21世纪最流行的名词之一,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及智能家居的使用等,这些科技产品的进步都离不开高分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聚氨酯产业的发展。所以目前聚氨酯产品越来越智能化,改性聚氨酯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Ⅰ.侧链含吡啶基团的pH敏感聚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EU-Py):本章先以1-硫代甘油(TG)和4-乙烯基吡啶(VP)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制备了一种单端二羟基吡啶化合物(PyDH);以聚乙二醇(PEG)为引发剂、对二氧环己酮(PDO)为单体开环聚合制备预聚体聚二氧环己酮-聚乙二醇-聚二氧环己酮(PEDO);然后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对PyDH和PEDO的混合物进行扩链,制备了一系列吡啶基团不同含量的聚氨酯膜(PEU-Py-Ⅰ~Ⅴ)。通过核磁共振法(~1H NMR)、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和凝胶色谱法等手段(GPC)对单体和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侧链吡啶基团的含量对聚合物的热性能、结晶性能、表面亲水性、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了聚合物的pH敏感性及药物缓释性能。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表明PEU-Py膜的微相分离程度不高,结晶程度较低。热失重分析(TGA)、水接触角、力学性能及体外降解的测试表明随着PyDH含量的增高,PEU-Py膜的热稳定性、亲水性、耐抗拉性能及耐降解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酸碱溶胀性能及药物缓释的研究表明,在pH=1.5,pH=7.0和pH=12.0时,PEU-Py膜的溶胀率为:酸性>中性>碱性。PEU-Py膜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的溶胀率随着PyDH含量的增高而增高,在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随着PyDH含量的增高而降低。PEU-Py-Ⅴ在第6小时达到溶胀平衡时,pH=1.5、7.0、12.0时的溶胀率分别为185.0%、90.0%、13.5%。在pH=1.5、7.0、12.0时,药物释放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PEU-Py膜药物释放量为:酸性>中性>碱性。在第15小时PEU-Py-Ⅴ在pH=1.5、7.0、12.0时释放药量分别为86.4%、50.0%、8.3%,所以其药物释放性能可通过环境的pH值来进行控制。Ⅱ.主链含叔胺基的pH敏感聚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MCU):先以1,4-丁二醇(BDO)和ε-己内酯(ε-CL)为原料制备了端二羟基预聚物聚己内酯(PCL),然后用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对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PCL的混合物进行扩链,制备了一系列叔胺基不同含量聚氨酯膜(PMCU-1~5)。通过~1H NMR、FT-IR和GPC对单体和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主链叔胺基团的含量对聚合物的热性能、结晶性能、表面亲水性、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了聚合物的pH敏感性及药物缓释性能。DSC与XRD测试结果表明PMCU膜的结晶程度都不高。TGA、水接触角、力学性能及体外降解的测试表明随着MDEA含量的增高,PMCU膜的热稳定性、亲水性、耐抗拉性能及耐降解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酸碱溶胀性能及药物缓释的研究表明,在pH=1.5、7.0、12.0时,PMCU膜的溶胀率为:酸性>中性>碱性。PMCU膜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随着MDEA含量的增高而增高。PMCU-5膜在第9小时达到溶胀平衡时,pH=1.5、7.0、12.0时的溶胀率分别为22.6%、16.6%、6.4%。在pH=1.5、7.0、12.0时,药物释放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PMCU膜药物释放速率为:酸性>中性>碱性。在第15小时PMCU-5在pH=1.5、7.0、12.0时释放药量分别为52.5%、35.5%、15.0%,所以其药物释放性能可通过环境的pH值来进行控制。Ⅲ.有机硅改性聚酯型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U-Si):先以BDO和ε-CL为原料制备了PCL,PCL与过量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HBH,自制)进行扩链,再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进行封端,制备了一系列KH550不同含量的聚氨酯膜(PU-Si-Ⅰ~Ⅴ),通过FT-IR对单体和聚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KH550的含量对聚合物的热性能、吸水性、力学性能、结晶性能、表面亲水性、体外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结果表明KH550已经成功接入到了PU-Si膜中。DSC与XRD表明随着KH550含量的增多,PU-Si膜的硬段聚集的更加紧密,排列更加规则,结晶度逐渐增大。TGA、疏水性能、力学性能及体外降解的测试表明随着KH550含量的增高,PU-Si膜的热稳定性、疏水性、耐抗拉性能及耐降解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蛋白吸附与血小板黏附的研究表明,PU-Si膜对蛋白的吸附量为1.94~15.28μg/cm~2,随着KH550含量的增高,强疏水性造成了蛋白吸附含量的减少,进而也导致血小板黏附含量减少。这种改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可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其他文献
原子、分子在强激光场作用下的高次谐波发射(HHG)是获得低成本桌面极紫外(XUV)甚至软X射线波段相干光源的有效手段。由于其发射谱具有较大的频宽,使得其成为获得阿秒(10-18s)持续时间光脉冲的最有效方法。高次谐波是光场作用下隧穿电离的电子与母体离子重碰产生,谐波携带了母体结构特性,因而被应用于分子结构及动力学过程的探测等。由于谐波的用途广泛,近些年对于谐波特性的研究成为强场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
二十一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可再生新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光伏发电凭借其安全、无污染、电站建设周期短、受环境制约小等特点发展迅猛。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源并入配电网,会引起并网点附近的电压抬升,严重情况下导致电压越限。本文提出通过接入无功补偿装置、优化其安装位置和容量,实现电压合格。本文首先根据含分布式光伏电源辐射状配电网结构特点提出采用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分析了分布式光伏电源对配电网
步态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研究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关注。步态识别是利用生物学特征进行远程身份识别,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智能监控、运动分析、生物认证、刑事侦查、虚拟现实等。现有的人体步态识别算法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模型的步态识别算法,二是基于非模型的步态识别算法。然而现有的一些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不仅算法的准确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一些计算复杂度较大。
“互联网+”是新常态的战略要点,引领了经济发展新形态。身处跨界融合和应用创新爆发期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互联网+”引领新一轮产业革新和科技改革。信息技术与生物、科技、
印染行业产生的有机废水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高效环保的处理印染废水一直受到广泛研究。近年来,光电协同催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催化技术迅速发展,是在传统的光催化基础上施加外加电路,从而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延长了载流子的寿命,极大地提高了催化效率。同时,催化剂由于固定在电极基底上使其更易回收重复利用。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制备具有优秀光电催化效果的电极,探究电极制备以及降解活性艳蓝染料KN-R的最佳条件。
某类流体动力学实验需要在某型爆炸容器中开展,实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高速小质量破片,对爆炸容器壁上开设的X闪光测试窗口造成极大的威胁,需设置窗口防护结构以保证实验安全。现有的窗口防护结构是多层间隔铝板,该结构能有效防护破片的侵彻,但其面密度较高对X闪光测试成像精度影响较大。因此,需设计新的窗口防护结构以满足实验安全需要和物理测试要求。本文在现有窗口防护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超高模聚乙烯纤维材料,组成铝/
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开发利用新能源,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山西省份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发展长期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坚持绿色转型、发展新能源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以山西省这一资源型地区为研究对象,在以下三方面开展了研究:第一,利用山西省2005-2019年15年间15个气象站点的测量数据,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指标在GIS软件中
学位
万泉河位于海南岛中东部,作为海南人民的母亲河,是中国未受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的热带河流,被誉为中国的“亚马逊河”。有河流就有人类的存在,自然也会有聚落的踪迹。传统聚落
建国以来,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以资源为基础建立许多资源型城市和城镇而兴盛。因为我国的国情及经济体制等因素,资源型城镇的产业结构模式比较单一,城乡发展失调,就发展前景来说,城乡发展的情况很可能会继续失衡下去。而且,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在转变当中,但仍然有着很高的资源需求,这将更进一步加大资源型城镇经济总量的加大,导致更严重的城乡
在移动通信的现阶段应用中,4G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随着移动终端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5G的研究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大规模MIMO技术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