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导引下经皮穿刺兔VX2椎体肿瘤模型的建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建立兔VX2椎体肿瘤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兔后肢瘫痪的发病时间、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表现。材料与方法: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将VX2瘤块接种入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L3或L4椎体内,接种术后每天两次评估兔后肢运动功能,记录兔出现后肢瘫痪的时间。于接种后14天、21天、28天和兔出现后肢瘫痪时行兔腰椎MRI、CT检查。接种术后21天和28天,分别随机处死1只影像学检查已提示肿瘤生长但无瘫痪症状实验兔,取出腰椎进行病理学检查。余实验兔则于出现后肢瘫痪时处死行病理学检查。接种后三月将仍无后肢瘫痪症状实验兔处死,取出原肿瘤接种部位腰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本实验共有27只兔椎体肿瘤种植成功,成功率90%(27/30)。另有3例建模失败,其中1例肿瘤椎旁生长,2例肿瘤种植失败。接种术后14天,MRI检查显示1只无临床瘫痪症状实验兔椎体内已有肿瘤生长;接种术后21天,20只实验兔MRI及CT检查显示椎体肿瘤生长,其中18只实验兔无后肢瘫痪症状;接种术后28天,又有6只实验兔MRI及CT检查显示椎体肿瘤生长,其中5只实验兔无后肢瘫痪症状。实验兔后肢瘫痪症状出现前,共24只实验兔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生长。除于术后21天、28天分别随机处死的1只经影像学证实的成瘤兔外,余25只实验兔在后肢瘫痪症状出现时,影像学检查皆显示有肿瘤生长。兔出现后肢瘫痪症状的时间最早为19天,最晚36天,平均26.4±4.2天。腰椎MRI检查显示L3或L4椎体内异常信号,局部脊髓受压,伴椎体周围软组织肿块。CT扫描表现为L3或L4椎体内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伴瘤骨形成,椎体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生长。所有成瘤模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椎体内肿瘤细胞生长。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种植兔VX2瘤块法制作椎体肿瘤模型可行性好,操作简便,实验动物成瘤率高。接种术后21天行MRI及CT扫描能较早确定肿瘤模型制作成功。
其他文献
<正>闪电是自然界大气中一种随机发生的、强烈的、具有破坏性的放电现象,根据其放电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云闪和云地闪(简称:地闪)。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闪电定位技术是雷电气象
会议
<正>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部,系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是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型城市。面积10496平方公里,人口230万,辖两市、两县、两区,市区三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数也有了显著的增加。单亲家庭大学生因为家庭特殊环境的影响,在心理和行为发展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
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在当前的企业管理模式下,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我国很多民营企业
通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阐述了"爱的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爱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真切感悟生活中的"爱"与"美";学会珍爱自我,热爱家庭,关爱他人,热爱祖国;学会鉴别
<正>2018年来,临沂市罗庄区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首要任务,试点建立新时代市民讲习所,探索了"五个一"市民讲习模式,推动党的理论创新
综述了气浮工艺气泡、颗粒特性及其碰撞、黏附效率的实验和理论模型研究成果,发现新模型考虑了微流体动力学参数、颗粒分形特征、湍流环境条件、气泡表面污染特征及其可滑动
目的:探讨FHIT基因微卫星变异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FHIT基因的两个微卫星多态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法对50例宫颈癌及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腰麻剖宫产产妇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腰麻下剖宫产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D1、D2、D3组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25
储层压裂改造主要针对低渗透性储层,通过压裂来提高储层渗透率,增大孔隙度和泄油半径,最终达到油井上产的目的。近几年开展的同步压裂对微地震监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实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