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弹性光网络路由和频谱分配问题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5G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高清视频传输等新型数据业务与日剧增,弹性光网络(EON)因其低损耗、高灵活和高效率等优势越来越成为光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路由和频谱分配问题(RSA)是弹性光网络的核心问题。本文考虑到不同链路之间容纳业务能力的差异性,提出了基于路径空闲度的路由和频谱分配算法,并且在深入探讨该算法与网络负载之间的动态关系的基础上,与流量预测技术相结合,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等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弹性光网络的原理及关键技术,讨论了机器学习方法及其在光网络中的应用,重点关注了流量预测问题及其对RSA的影响。针对弹性光网络的RSA问题,本节首先对传统的k条最短路径算法(KSP)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路径完整度的概念,进一步引入当前完整度和残余完整度,将两者的线性加权和表示为路径空闲度。然后将路径空闲度与传统的KSP算法相结合,得到一种适用于弹性光网络的基于路径空闲度的路由和频谱分配算法,定义为PLD算法。将该算法在NSFNET、USNET和CERNET网络中进行仿真并且对权重系数的取值进行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KSP-FF和KSP-RF算法,PLD算法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带宽阻塞率,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而且权重系数的不同取值对不同负载处的带宽阻塞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变化趋势有影响。进一步地,论文将流量预测技术和基于路径空闲度的RSA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自适应路由策略。首先采用Elman神经网络(ENN)对实际网络中的网络流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真实数据吻合较好。其次将预测结果作为输入变量,与PLD算法相结合,对权重系数随网络负载动态变化的特性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并构建以权重系数为参数、以业务阻塞量和频隙使用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采用基于启发式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权重系数α的取值应与网络负载的变化成负相关,权重系数β应与网络负载成正相关,在低-高负载区间段,采用随网络负载自适应变化的α和β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网络拥塞及提高网络性能,研究成果揭示了权重系数α和β应随网络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特性。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中国当代作曲家王西麟先生创作的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第四乐章《火把节》为研究对象,以结构、配器、复调技术运用分析为辅,和声技法分析为主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对王西麟先生“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创作形式与音乐思想进行解析,为自己今后写学位音乐作品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启发。同时也为笔者今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与创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望为同时代的年轻学子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在如今大数据环境下的读图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视觉经验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信息可视化成为主流阅读模式已经是必然趋势。相比枯燥的文字,信息图更具逻辑性、易读性和趣味性等优势,人们更愿意选择信息图作为获取信息的方式。对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和提炼,并以形象生动且有序的可视化展示,是阅读者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自然景观类景区中的科普信息传播,就更加需要在信息传播上做到简洁明了、清晰易懂且具有趣味性。面对现如今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使用机器人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建模,并完成对场景的感知与理解是机器人智能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对环境建模部分,实时定位与地图重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实现了机器人可以知晓自身所处的位置和了解当前所在的场景,然而SLAM构建的稠密点云地图存在噪声点,并且缺失了语义的信息,使
云南民族乐器,是云南民族文化中一个浩繁而厚重的分支,也是云南民族音乐宝库的重要资源。傣族作为云南的独有民族,其丰富的音乐文化成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宝库中的重要构件。傣族音乐文化中最具标识性的乐器,当属象脚鼓(guang)。以音乐地理学的立场,从语言文化圈的角度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傣族音乐文化圈,分别以使用泰语大泰方言北次方言的西双版纳傣仂方言区和德宏傣那方言区为核心并兼及其它方言区组成的文化群落。据此
莫扎特作为的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大多欢快明朗,其中有不少的钢琴作品、弦乐等作品、艺术歌曲及歌剧作品,其中的歌剧作品如《魔笛》、《唐·璜》、《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等19部歌剧。《让大家痛饮,让大家狂欢》这首作品是选自歌剧《唐·璜》的一首男中音咏叹调,这首作品表现出唐·璜的放荡不羁的性格,也流露出其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和正面人物并存的一种特殊气息,而演唱这首作品要对这首作品充分理解,并应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轨迹和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为博物馆的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以传统的传播方式为主的博物馆,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观众对于知识文化认知和接收的需要。“内外兼修”成为了多元化发展与传播的研究方向,即如何在场馆等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价值和传播方式的提升,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主题文化知识,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博物馆
近年来,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协同控制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国防等领域。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带来便利的同时,具有被恶意攻击的潜在风险,甚至会破坏系统稳定性,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面向网络攻击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弹性控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本文针对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Do S)攻击、虚假数据注入(false data injection,FDI)攻击以及
人物的内心冲突,也称为心理冲突,是剧本中揭示人物的重要手段,因此剧作家都非常重视对人物心理冲突的刻画。往往会通过对人物心理冲突的描写来展现人物复杂多变的情感,揭示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使戏剧散发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然而在剧本创作中,人物的心理冲突往往是最难表现出来的,需要通过一些外化表现形式把心理冲突呈现在观众面前。本文结合剧本先阐述了剧中人物的心理冲突,又分别通过人物行动、道具的运用以及人物戏剧
在戏剧表演的创作中,演员着手准备角色到角色的塑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更是创作成品,所以演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与丰富的表演经验,这与演员的人生阅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密不可分。本文由“观察生活”与“人物塑造”的有机联系入手,再次论证作为戏剧表演基础的“观察生活”的重要性。郑君里在《角色的诞生》中提到:“演员创造角色的过程和其它认识过程一样,经历着由
中国近代音乐期刊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记录音乐社会现象的刊物。作为重要的音乐史料,是记录、传播社会音乐文化的载体。20世纪20年代音乐期刊鲜明地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从音乐期刊的文论可以看出,在新旧交替的环境中,处理新的音乐理想与旧的音乐体系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一时期音乐期刊的时代命题。《音乐季刊》是20年代出版的刊物,由上海中华音乐会办刊。该刊以弘扬国乐为主要目的,受中国古代音乐观的影响,在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