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特点,从2006年1月-2008年1月来我院收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64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筛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病例共16例(A组),并从同期行冠脉造影影像异常的心肌梗死病例中随机抽取60例(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危险因素、既往心绞痛病史、心肌梗死部位、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梗、Killip>2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室壁运动异常者比例、急性期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发现:A组平均年龄48.06±13.8岁,B组平均年龄57.60±8.73岁,两组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性别比例在两组间无差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吸烟为单一危险因素的比例在A、B两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2.5%∶50%、0.0 %∶31.7%、0.0 %∶31.7%、50.0 %∶20.0%,差异均有显著性( P值<0.05 )。既往心绞痛史A组少于B组(12.5%∶46.7%)。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于下壁(62.5%),而冠脉造影异常者多发生于前壁(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室壁瘤发生率为(0.0%vs5.0%);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6.3%vs10.0%);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者为(6.3%vs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LVEF值A组61.6±15.4%,B组48.7±10.1%(P<0.05);有室壁运动异常者A组50.0%,B组86.7%(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AMI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多无心绞痛病病史,多见于年轻男性,除吸烟外,其他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多发生于下壁,左室功能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