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乘客感知的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tou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轨道交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同时,它的高密度客流也会直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比如有些节点线路开通后客流量剧增,出现相关设施设备超负荷运行的不利局面,由此带来了车厢内拥挤不堪、换乘不便、安全性降低、异味怪味严重、体验感较差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有形产品所附有的无形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他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交通出行需求,而是进一步追求高质量出行体验,这也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乘客感知视角,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寻求提升服务质量的途径。本文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为基础,结合SERVQUAL量表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和提升提供借鉴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首先以SERVQUAL理论和有关研究为基础,从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舒适性和时效性性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系统分析和文献梳理的方法初步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进行说明,初步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对初步构建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信效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确定了最终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础之上,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两路口和红旗河沟两个站点进行实地调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综合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利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对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进行进一步剖析。(4)最后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为比较满意,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中,指标:投诉渠道畅通、回复及时满意,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回答乘客的询问,主动向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帮助,工作人员投诉处理态度良好,人员培训到位、能较好的提供服务,车厢宽敞、不拥挤,卫生间干净卫生、无异味,站内、车内设施先进、完备,购票方便快捷,站内、车厢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列车运行噪音在可接受的范围服务质量不高,需要加以改善。
其他文献
继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全国各地也积极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措施。同时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积极投身其中,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这些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乡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形势喜人。如何科学的规划建设农村儿童户外活动空间
随着城市智能化进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其中窨井是城市供水、污水排放、光纤网络的重要联结渠道,而在城市建设中窨井的破损率也愈来愈高,更换过程亦较为繁琐,针对大量的城市窨井盖更换需求及繁琐且低效率的人工更换方式,设计研究一种效率较高、自动化施工、响应灵敏的窨井盖更换机器人。本文对窨井盖更换机器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窨井盖更换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静力学仿真分析根据窨井更换施工具体方案及常见窨井尺寸
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日益增长,城市立交隧道作为城市地面空间的延伸线,在平衡路网交通流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立交隧道开挖规模较一般城市隧道更大,导致围岩变形失稳、动力地质破坏与水灾水害等问题愈加严重,其中水灾水害频繁且突出,成为了影响施工安全、限制新建隧道进度和增加经济消耗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理论推导、数值仿真与模型试验等研究方法,以新建上穿隧道和新建下穿隧道作为研究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的进出口业务量有了突破性的增长。但相关研究和数据表明,尽管我国跨境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大,但目前跨境物流平台普遍存在着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物流信息追溯困难、行业标准混乱、缺少信任基础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解决传统跨境物流平台的难点与痛点,提高跨境物流效率与降低成本变得十分必要。区块链技术由于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建立信任,具有开放、全网共识、交易透明、不可篡改、全程可追
“互联网+农业”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生鲜电商模式创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与冲突不断衍生出新的特征。随着消费升级,人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购物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线上购买生鲜农产品,且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鲜度)的要求逐步提升,导致质量(鲜度)竞争已成为生鲜农产品市场竞争的焦点。伴随着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和农产品服务平台的涌现,线上农产品的零售模式逐渐多样化,网络直销、委托代销等销售模式逐渐被企业接受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人们对事物更新换代的速度,由于资源初次利用率及再利用率的低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增大了环境的压力,绝大部分废旧品中仍然存在再次开发利用的潜力。研究与实践表明,回收再制造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经济绩效与环保效益,对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旧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回收价格与再制造成本,是影响企业回收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在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所产生的交通事故,对人民的财产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汽车主动安全控制领域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能控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主动避撞控制系统作为先进安全技术之一,能够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汽车主动避撞
地上建筑结构以下或附近具有破碎地层或不良地质情况时,分析地铁下穿施工引起的环境响应具有关键意义。施工中为了控制地表沉降,常采取注浆加固措施,但注浆方法和注浆材料不佳的情况,经常不能控制住变形或出现地表隆起事故威胁结构安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等手段来研究隧道施工对地层、建筑物的不良作用,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运用Peck的沉降理论计算了本文依托工程的隧道左洞开挖产生的地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和交通量都大幅度增加。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形势也日益严峻,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针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安全评价和事故的成因分析与应急处理,而关于山区高速公路安全风险评估与安全设施设置的研究相对较少,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论文从交通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山区高速公路出发,依托洛栾高速、三淅高速、郑卢高速等河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铁路建设进程加快,铁路长大隧道规模逐年扩大并且数量开始大量增加。与道路桥梁工程相比,长大隧道更易受水文、地质等环境因素影响,施工环境恶劣且技术要求高,往往伴随着不可预知施工安全风险,因此对铁路长大隧道施工阶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论文通过对近年来长大隧道施工阶段安全风险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识别出长大隧道潜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并结合文献综述识别方法对隧道施工阶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