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鱼鱼糜和白鲢鱼鱼糜混合鱼糜凝胶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sh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金线鱼鱼糜(N)和白鲢鱼鱼糜(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合鱼糜流变学性质和凝胶特性的变化,并结合混合鱼糜凝胶中氨基酸的组成揭示凝胶形成化学作用力及蛋白质构象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金线鱼鱼糜含量的增加,混合鱼糜的弹性模量G’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显著高于白鲢鱼鱼糜空白组,在20℃到90℃升温过程中,损耗模量G"显著低于G’;当N:S大于等于3:1(W/W)时,G’显著高于金线鱼鱼糜。混合鱼糜N:S等于3:1的凝胶强度为6514.76 g·mm,较N和S分别提高了 3.08%和92.13%,亮度和白度得到改善,蒸煮损失较N和S分别降低了 7.64%和33.94%,持水性增强;但当N:S大于等于3:1时,混合鱼糜凝胶的性质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混合鱼糜凝胶N:S等于3:1的三维网状结构更致密,孔径较小。2.混合鱼糜凝胶的疏水性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白鲢鱼鱼糜凝胶(p<0.05);蛋氨酸与凝胶强度之间高度相关(p<0.01);丙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疏水性氨基酸总量与凝胶强度呈显著性相关(p<0.05);蛋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与非特异性关联、氢键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当N:S等于3:1时,混合鱼糜凝胶强度得到显著改善;分别在45℃、67℃和78℃左右出现三个峰值,且混合鱼糜的峰值温度呈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趋势。混合鱼糜凝胶中,非特异性关联、离子键和氢键含量先逐渐降低后变化不显著,当N:S小于5:1时,二硫键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混合鱼糜凝胶的α-螺旋结构比例呈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变化,β-转角和β-折叠结构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当N:S等于3:1时,I850/1830比值最高,为1.26。随着金线鱼鱼糜含量的增加,混合鱼糜肌原纤维蛋白体系中:圆二色谱(CD)图谱显示,负槽的209 nm和222 nm处的平均残基椭圆值[θ]升高;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峰值变大,当N:S大于4:1时,紫外吸收光度值有下降趋势;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位移发生变化。混合过程中,肌球蛋白重链(MHC)条带的颜色逐渐变浅,肌动蛋白(AC)条带的宽度逐渐变窄,当N:S大于3:1时,变化不显著。混合鱼糜凝胶强度与非特异性关联、离子键、氢键和α-螺旋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凝胶强度与β-折叠和二硫键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3.第一段加热期间,破裂强度和凝胶强度显著改善,N:S等于3:1与S的破裂强度和凝胶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第二段加热期间,增速变缓,且N:S等于3:1低于金线鱼鱼糜空白组;而N:S等于1:5在整个加热形成鱼糜凝胶过程中,凝胶性质较N:S=0:1显著改善。第一段加热期间,混合鱼糜N:S等于3:1和1:5的白度和亮度,较金线鱼鱼糜空白有显著改善,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加热40 min后,分别达到77.64、75.46和74.82、73.54;第二段加热期间,变化不显著(p>0.05)。40℃加热25 min以内,N:S等于3:1的硬度显著高于两空白组;混合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硬度和弹性显著高于S(p<0.05)。微观结构图显示,未加热时,混合鱼糜的结构更加细密;凝胶化阶段,网络结构较白鲢鱼鱼糜空白组更细密、均匀;混合鱼糜凝胶的网络结构更紧实。4.金线鱼鱼糜的酪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高于白鲢鱼鱼糜。在两段式加热过程中,混合鱼糜N:S等于3:1与1:0凝胶强度变化一致;而混合鱼糜N:S等于1:5的凝胶强度,在第一段加热20 min以后与S的凝胶强度有显著差异,在第二段加热过程中,混合鱼糜的凝胶强度和增速都显著高于N:S=0:1。混合鱼糜凝胶的非特异性关联和氢键含量逐渐下降;在40℃加热过程中,二硫键含量先上升,再经90℃加热时,二硫键含量下降。在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α-螺旋结构含量逐渐降低,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含量逐渐升高,且90℃加热时,二级结构变化更明显。α-螺旋结构的含量最高,其次是β-折叠结构。在40℃加热期间,紫外吸收峰峰值呈上升趋势;再经90℃加热时,峰值呈下降趋势。凝胶形成过程中凝胶强度与非特异性关联、氢键和α-螺旋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与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二硫键呈不相关(p>0.05)。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适合教学的有效情境,让抽象的语言变成生动、具体的语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的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要特点,有效可行的实践性贯穿全程,注重发展性。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情境阅读活动设计呆板,学生的兴趣不强;阅读情境的创设不贴合学生实际,脱离了学生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经典诵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小学纷纷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和活动。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初中经典诵读目前正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基于鞍山市和辽阳市六所初中为调查对象进行调研。本文内容分为三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文献综
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加大,新型贿赂犯罪亦呈现出复杂化与隐蔽化,造成司法实践中认定的困难。由于“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刑法中被规定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这给事后受财与收受“礼金”行为的认定造成困境。通过一起典型受贿犯罪案例,结合“两高”在《解释》中,对“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相关规定,为实践中争议颇多的事后受财与收受“礼金”行为的认定提出些许建议。以当前理论界对事后受财行为入罪之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受贿犯罪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上是否一致,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进行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必须结成互帮互助的“家校共同体”。近年来,突破单一的学校教育观念,创新家校合作理念,打造家校共同体教育新策略的呼声越来越高,纵观国内外的家校教育,无数学者都做过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究,许多学校也都采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知识,提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能力,对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和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大多数学生反映物理比较难学,物理解题比较困难,针对这个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案例法,对高中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力学解题存在的困难和对策进行了研究。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在引言中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理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在第一章
学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将“用语言做事情”作为课程设计起点,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当前我国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的纸笔考试的影响,仍然存在片面地把纸笔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导致教师的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因此,如何优化口语教学,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教育发展,把教育摆在了强国、富国的重要地位。“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力发展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识,在中小学校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达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同。在学校构成中,班级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的高度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健康成长,因此
旅行商问题是一个著名的NP-hard问题,最早出现的描述是在1759年欧拉研究的骑士环游问题中,它的问题描述为:对于国际象棋中的64个方格,走访64个方格一次且仅一次,并且最终回到起始点。1954年一些学者为了解决旅行商问题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从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解决了美国49个城市的巡回问题。后来又有相关的学者提出一种方法叫做分支限界法。但是在解决中等规模或超大规模TSP问题时,近似算法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