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庆邦是一位关注社会底层的作家,在他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保有一颗对劳苦大众的关切与热爱之心,勤奋的创作使得他获得了“中国的契诃夫”、“短篇小说王”的美誉,也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著名评论家雷达曾将其称为“复杂的刘庆邦”。的确,刘庆邦是一位具有多付笔墨的作家,他的小说中有酷烈的一面,也有柔情美好的一面;虽然强烈批判了人性的恶,但也不忘表现人性的美好,对生命的敬畏。尤其是他的矿区小说,以酷烈的风格而独步一时。九年的矿区生活经历,使他深谙矿区地带的艰难人生。他用心地体悟矿区世界的困苦生活,以小说的方式描绘出一幅强悍酷烈的矿区图景,挖掘蕴藏在矿区中独有的生命形态与人性博弈,给读者留下深深的思索与回味。 本文以刘庆邦的矿区小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题材选择、主题内容、艺术风格三方面分析其矿区小说的独特价值。 第一章分析作者的题材选择。分别从矿区特有的“边缘”特点、矿工生存的真实映照及矿区压抑生活下的心理异变等角度切入,揭示刘庆邦对矿区深厚的情感投入与长期关注。 第二章阐释刘庆邦矿区小说的主题。作者清晰地为读者展现出矿区生存、死亡、复仇、情爱等主题,这是他对现世的理性思考,也是他对现实主义的秉持和坚守。 第三章论述其矿区小说的酷烈审美风格。主要从人性审丑、言语表达、情节结构等方面表现刘庆邦的矿区小说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