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文三百轴 字字楚骚心——王夫之诗歌创作初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王夫之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但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哲学、史论、诗论等方面,而对于其诗歌创作本身的研究却很少。本文试图对王夫之诗歌作一整体概括和把握。 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抗清义士,一生是在不断与清兵的斗争中、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度过的。他的诗歌对于他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有着很好的反映。抒发故国旧朝之思,以及表现人民疾苦生活的诗歌占了他的诗歌的大部分内容,这些诗歌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他潜心著述,隐逸以终。但没有忘怀于国破家亡、民族沦丧之痛,写下了大量怀念朱明王朝的诗歌。又因为他有充分的时间领略祖国河山尤其是家乡山水的优美风光,他还写下了很多山水田园诗歌。另外王夫之一生为了抵抗清兵,恢复明朝,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朋友们的酬唱唱和,以及友人们相继离世之后对他们的悼念也是其诗歌的重要内容。 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始终贯串着一种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和爱国主义的高尚精神,无论其思想或艺术价值,都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以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巴赫金复调理论的相关论述,重点探讨作为第三代华裔作家的谭恩美作品中
元散曲以它独特的变化灵动与朴拙浑厚为叠彩纷呈的中国诗歌史增加了一抹异彩,以其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获得空前的普及,进一步缩短了雅文学与俗文学的距离。它对爱情的描写与以往
世纪之初台湾文坛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即是为数众多的外省第二代作家,敏于时代变迁,不约而同地以自己的父辈或自身家族史为蓝本进行创作,其中又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中晚生者的创作别
本刊2011年第2期《孩子血铅超标是否会变笨?》的稿件引起了众多家长的普遍关注,为了更透彻地了解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危害,本期我们邀请专家深入为您解疑——     4岁的童童比同龄孩子要矮小的多,他每天精力还特别旺盛。童童妈已好久没给童童剪指甲了,因为每次童童都自己咬掉了。出了怀宁县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后,童童妈很担心,带着童童去检查。结果童童血铅含量高达423微克/升。医生说,童童的一些症状可能都是铅
期刊
朱迪斯·莱特(1915-2000)是澳大利亚多产诗人、评论家和短篇小说家,曾发表50余部著作。同时,她还是一位环境保护论的支持者,为土著人土地权呐喊助威的社会活动家。迄今为止,国内
为了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抽象的数理,让数学学习不再复杂,我们常常采用直观演示、活动探究等方法,但学习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前几天看到了一个关于“长方形的认识”的教学片断,让
叙事超越文化、国家和历史,如同空气一样充斥于日常经验——这也许是当今叙事学领域最为时髦的陈词滥调。然而指出社会文本的叙事性质并非难事,也非文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其根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