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红外复合型上进风燃气灶的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uszk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占比的大幅度提高,以及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大功率且高性能的燃气灶成为当前燃气灶行业研发的热点产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额定热负荷为5.0 k W的大气-红外复合型上进风燃气灶,本文通过对外环引射器和混气室的冷态数值模拟、不同聚能结构下复合型灶的热态数值模拟,对复合型灶的上述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候选的优化结构。按照国标《家用燃气灶具》(GB 16410-2014)的要求,对优化结构的样机的热负荷、烟气CO和热效率进行实验研究,研发燃烧性能更优的复合型上进风燃气灶。本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外环引射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引射性能更好的两种外环引射管尺寸为:(1)喉部直径13.2 mm、喉部长度10.0 mm、扩散管出口直径18.5mm;(2)喉部直径13.2 mm、喉部长度10.0 mm、扩散管出口直径19.8 mm。针对外环混气室分气均匀性不良的情况,提出横向条状开孔盖板、纵向条状开孔盖板和延伸面导流等三种不同结构的盖板。模拟结果显示,纵向条状开孔的盖板的分气均匀程度最好。根据数值模拟提出的优化结构制作了相应的样机。按照国标《家用燃气灶具》(GB16410-2014)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显示,锅支架高度为25.10 mm(原设计高度为26.12mm)时燃气灶有最高的折算热效率79.20%和理想的烟气CO排放(干烟气中的CO浓度(α=1)为105 ppm)。采用尺寸(2)的外环引射管的样机热效率为80.34%,相比原型机提高了2.06个百分点,并且烟气CO的排放也较为理想(干烟气中的CO浓度(α=1)为111 ppm)。使用纵向条形风口的盖板的样机的实验结果显示,干烟气中的CO浓度(α=1)为204 ppm,相比原型机的452 ppm,下降了近1倍;同时,热效率没有明显变化。本研究还提出了凸型新聚能圈和挡圈两种聚能结构。热态模拟的结果显示,新聚能圈和挡圈都能提升原型燃气灶的热效率,且挡圈提升的程度要高于新聚能圈结构。实验测试显示,使用新聚能圈的干烟气中的CO浓度(α=1)为68 ppm,相比原聚能圈(195 ppm)降低了近3倍;且比使用原聚能圈的热效率高出0.85个百分点。增加挡圈后的样机热效率达80.31%,相比原型机提高了1.92个百分点。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焊接在机械制造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这不但改进和优化了自动化技术和焊接技术,同时也创新了自动化焊接设备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本文主要以自动化焊接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策略为研究目的,通过实例案例分析焊接机器人在在自动化焊接系统选择方面、工程方面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自动化焊接技术在精密零件制造中的具体应用,为机械制造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该行业更好的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芯片的集成度日益提高,电子产品也趋于小型化。全集成的Buck转换器可以避免使用体积庞大的片外无源器件,显著降低了成本,同时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这使得全集成转换器存在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因为电感和电容的高度集成化,转换器的工作频率高达几十兆甚至上百兆赫兹,此时由于开关损耗和反向电感电流的存在,系统轻载时的效率大幅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改进型的PFM策略—自适应固
海洋中波浪对于人类的远洋和近海活动有着深远影响,但过大的波浪引起的海啸会对人员安全与经济造成损失。因而精准的短期波浪预报对于人们进行远洋活动、渔业养殖、海上石油开采、远海和近海的海洋平台的布局和建造等相关活动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因为海浪的随机性,非线性共振等因素,海洋工程中的许多常规问题仍具有挑战性。现如今对于波浪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动力学为基础进行研究,另外一种是利用统计学进行研究。以
随着锂离子电池日益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其安全性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同时,相变材料(PCM)作为新型储能材料被大量应用于散热系统,复合相变材料(CPCM)能够提高材料导热率。为了探讨复合相变材料在提高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安全性中的作用,本文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工作,得出以下结论:(1)使用NTGK模型模拟了单体锂离子电池的放电产热行为,使用热失控模型模拟了电池的热失控过程,发现电池在温度达到150℃
受益于超构表面超薄,轻巧紧凑的优势,光学超构表面在微型光学器件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因为结构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超构表面展现出许多新颖的功能。其中非线性光学作为现代光学的重要分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非线性超构表面使用电介质或者表面等离激元实现非线性信号的产生和控制。而复合超构表面则是利用多种材料的组合来实现这种功能。本文证明并展示了,通过结合表面等离激元和高非线性材料,可以高效的产生非线
脑胶质瘤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癌症肿瘤。精准划分脑胶质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精准区分脑胶质瘤内部的各个区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方法与机器学习的分割效果已远低于深度学习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分割脑胶质瘤已成为脑胶质瘤分割的研究热点。针对脑胶质瘤样本数据量少的问题,研究了从形状层面增加数据多样性的方法,在仿射变换增强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弹性变换对脑胶质瘤数据进行增强。针对U-Net分割脑胶质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涉及活化抗原的适应性和先天免疫反应,包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和磷酸化胆碱(PC)。树突状细胞(DCs)接受抗原刺激后激活,通过提呈抗原继而激活T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然而,磷酸胆碱能否通过激活DCs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方法和结果:为探讨观察磷酸胆碱是否通过DCs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将
数控加工中,具有良好速度规划性能的刀具路径是保证机床各轴平滑运动的基础。在有旋转轴参与联动的多轴加工中,由于刀尖点运动与机床运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工件坐标系下光顺的刀具路径无法保证机床各轴平滑的运动。当给定的加工速度较高时,上述非线性关系可能导致机床震动以及在一些特殊位置处的指令加速度超出伺服电机的性能约束,使加工无法正常进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机床坐标系下平滑刀具路径的算法,旨在改善多轴加工
水下探测和运载设备技术的提升大力推动了我国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水下自主航行器作为重要的海洋探测技术装备,为解决其续航问题,需考虑新的电能补给方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由于安全,可靠,灵活和隐蔽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水介质特性与空气有明显的差别,加上水下应用环境的复杂性,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面临更多的问题。本文针对双D正交型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海水环境下磁耦合机构的等效电路模型是
自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人类对引力波的存在从预言,怀疑,又再次相信,直到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第一个引力波事件GW150914,终于确定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目前人类对引力波的了解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受限于现阶段的探测技术与精度,想要了解引力波,有必要从理论方面入手研究。同时,对引力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探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本论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