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封闭的教师教育模式陷入困境并受到挑战,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教师教育改革。1991年欧洲教师教育联合会提出并探讨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概念,教师教育由封闭式向开放型转变、教师教育大学化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也表明大学在教师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让大学在教师教育中发挥其应有作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英国如何管理大学实施职前教师教育。英国中央政府通过高度标准化的管理以及削弱大学在职前教师教育领域的主导地位等措施,加强对大学实施职前教师教育的控制,对大学实施职前教师教育的入学、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监控。从总体上,其措施可以归纳为三点:一、颁布通令,统一规范实施职前教师教育的各项要求;二、采用专门的督学机构进行监督;三、根据教学质量优劣排列等级,进行资金资助。本文通过对整个监控过程的研究分析,认为这是一种国家控制机制,它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制定职前教师教育的标准和要求;二、严格督学,衡量偏差;三、采取纠正措施;四、及时的信息反馈。英国中央政府对大学实施职前教师教育的这种控制,在英国国内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是对于OFSTED的督查方式提出批评意见,认为其方法论和工作程序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甚至对从根本上质疑这种质量监控体系,批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搞“二元制”,即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之外再搞一套质量保证体系,这是毫无必要的。但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宏观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大学实施职前教师实行全程监控;二、建立与质量相挂钩的财政激励措施;三、具有良好的反馈系统;四、严格的标准化要求有利于提高新教师的质量。目前,这种监控机制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但它对于我国现今综合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的管理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启示作用:一、对于我国的大学实施职前教师教育应加强质量监督;二、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师资格标准,完善合格教师资格制度;三、建立职前教师教育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的认可和评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