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铋现行的火法精炼工艺普遍存在工艺繁杂、自动化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缺点,开发粗铋除杂新工艺或改进现有工艺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粗铋结晶除杂工艺及加锌除银改进工艺进行研究。沿粗铋熔体轴向建立一定温度梯度,使杂质不断进行结晶而在金属铋柱一端富集。结果表明,沿粗铋熔体轴向建立了从283℃到355℃的温度梯度,铜、锌均在铋柱顶部得到富集,铜含量由0.6%增加到1.53%,底部含铜量降至0.17%,脱铜率达71.67%;顶部锌含量由0.01%富集为0.0418%,底部含锌量降至0.0004%,脱锌率高达96%。沿含锌14.5%的Bi-Zn熔体柱轴向建立了从297℃到479℃的温度梯度,合金熔体随着温度梯度的建立而发生成分变化,锌在柱体顶部得到富集,其含锌量达91.8%,底部含锌量降至5.8%。采用熔体上升、熔体下降两种定向结晶方式考察粗铋中铅及银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在熔体提升过程中,杂质铅及银均在熔体柱底部得到富集,铅含量由2.12%增加到11.2%,银含量由0.087%增加到0.55%;而在熔体下降过程中,银在熔体柱顶部得到富集,银含量由0.06%增加到0.12%。利用粗铋熔体穿过熔融锌柱而达到除银目的,研究了锌液柱高度、熔体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除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液柱高度为12cm,熔体温度为500℃,时间为120min条件下,脱银后,粗铋含银量由0.06%降至0.001%,脱银率可达98.01%,也可由0.18%降至0.0033%,脱银率达93.45%。在锌液柱高度为12cm,熔体温度为570℃,反应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脱银后,粗铋含银量由0.18%降至0.0023%,脱银率达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