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29例胰头癌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并长期随访统计远期肿瘤结果。分析胰头癌神经、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以及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分析与胰头癌根治术后生存预后有关的临床指标。有助于胰腺癌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他诊疗措施的科学性决策,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以及生存率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更优、更及时的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29例胰头癌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并长期随访统计远期肿瘤结果。分析胰头癌神经、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以及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分析与胰头癌根治术后生存预后有关的临床指标。有助于胰腺癌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他诊疗措施的科学性决策,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以及生存率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更优、更及时的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129例胰头癌患者的围术期各项临床资料以及术后的随访资料,选取部分临床因素,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29例接受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胰头癌患者,其中男性71(55.04%)例,女性58(45.96%)例,平均年龄58.46±8.90岁,BMI均值23.00±2.71Kg/m~2。术前CA19-9平均值273.10±248.44U/L,术前CA125平均值21.46±23.53U/L,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均值143.47±119.30μmol/L,术前穿刺减黄患者49(37.98%)例,其中PTGBD46例,PTCD3例。基础疾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者32(24.81%)例,合并术前空腹血糖升高者(>6.1mmol/L)共68(52.71%)例,合并慢性胰腺炎者5(3.88%)例,合并慢性肝炎者3(2.33%)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19(14.7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39(30.23%)例,其中术后出血11(8.53%)例,术后胰瘘20(15.50%)例,术后胆瘘10(4.37%)例,术后胃瘫3(2.33%)例,术后腹腔感染21(16.28%)例,术后肠梗阻2(1.55%)例,术后胃肠瘘2(1.55%)例,术后肺部感染3(2.33%)例,术后非化疗再次入院13(10.08%)例。胰腺癌神经浸润112(86.82%)例,脉管浸润82(63.57%)例,淋巴结侵犯79(61.24%)例,平均淋巴结阳性比率10(0,25.5)%。肿瘤最大直径≤2cm者13(10.08%)例,2-4cm者100(77.52%)例,>4cm者16(12.40%)例。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中-低分化共71(55.04%)例,中分化、中-高分化、高分化共58(44.96%)例。TNM分期:IA期7例,IB期37例,ⅡA期4例,ⅡB期61例,Ⅲ期19例,Ⅳ期1例。术后化疗者共40(31.01%)例。129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649天。结论:1、单因素分析,胰腺癌神经浸润是术后胰瘘、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2、单因素分析,术前血糖升高、TNM分期、分化程度、脉管浸润、淋巴结侵犯、阳性淋巴结比率为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危险因素;术前血糖升高、TNM分期、神经浸润、淋巴结侵犯、阳性淋巴结比率为胰腺癌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脉管浸润为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危险因素,神经浸润、淋巴结侵犯为胰腺癌脉管浸润的危险因素。3、单因素分析,术前空腹血糖升高是胰腺癌神经浸润、脉管浸润、淋巴结侵犯、阳性淋巴结比率的危险因素。4、单因素分析,神经浸润、脉管浸润、淋巴结浸润、阳性淋巴结比率、术前空腹血糖升高、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术后放疗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神经浸润、阳性淋巴结比率、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术后化疗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β类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SARS-CoV-2主要有4个结构蛋
甲状腺癌是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的主要亚型,占所有恶性甲状腺肿瘤的80%。尽管通过手术和术后放射碘疗法等治疗手段可以使大多数的PTC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但仍有10%的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甚至死亡。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众多研究证实微小RNA(mic
目的:观察与分析度拉糖肽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2型糖尿病各项临床指标的影响,评价度拉糖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50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度拉糖肽组75例和胰岛素组75例,度拉糖肽组为实验组,胰岛素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2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4.3±7.99)岁,男性6例,女性14例,初次置换的原因为膝关节骨关节炎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骨折为摔伤的16例,车祸伤的4例。左侧7膝,右侧13膝。膝关节假体周围股骨侧骨折分型
目的:了解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AH)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外周血食欲素(orexins)水平与其相关性,为AH合并ADHD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潜在血清学标志物。方法:本研究纳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诊断的6岁~13岁AH儿童122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尽管大多数患者病情进展缓慢且预后良好,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腺体外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肿瘤恶性进展。其中,侧颈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复发率增高和存活率降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十分重要。目前,术前侧颈部淋巴结转
背景:皮下积液是颅脑肿瘤开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形成原因包括:脑脊液外漏,细胞组织炎性反应及渗出等。皮下积液对人体危害轻重不一,轻者可自行吸收,对人体几乎无害;严重者可影响皮瓣与骨瓣粘附,延迟切口愈合,引起切口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起颅压升高、脑疝形成而危及生命。特别是顽固性皮下积液,会导致严重颅内感染,且疗效欠佳,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其
研究目的:探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抑制剂THZ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细胞活力检测实验(CCK)、细胞增殖计数实验检测不同浓度CDK7抑制剂THZ1(0n M、12.5n M、25n M、50n M、100n M、200n M、400n M)对p53突变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Hs-578T、p53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DU4475、激素受体阳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对于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首先,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同时使用A280法测定其浓度。其次,随机将25只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模型组,甲强龙治疗组,外泌体治疗组,外泌体联合甲强龙治疗组,每组5只。其中假手术组切除椎板后不做特殊处置,其余四组使用击打法在T10部位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1 h,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基于105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分析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portal vein system thrombosis,PVS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探讨各危险因素的临床意义,为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完成的105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