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获取科学的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4027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链由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三个环节组成,它们构成了信息科学的三大学科支柱,即信息获取、计算机与自动化、通讯与网络.目前,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方面的学科建设已日趋成熟和完善,而信息链的源头—信息获取仍停留在传统的传感技术和检测技术等较低的层次,正在成为21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瓶颈.创建"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传感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学科升华,它在科学的深度和技术的广度上突破了原来的界限,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创新研究方向,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文力图沿着这个创新方向,研究信息获取科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希望能够为信息获取的学科升华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该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首次从信息获取科学的角度,对信息获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深入理解信息获取概念必须掌握的三个关键点,即什么是信息、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区别、目标信息和背景信息的区别;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命体中关于"有序、无序"的悖论出发,回答了信息获取科学问题中两个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即"谁需要获取信息"和"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获取",为信息获取科学的研究和建立提供了最原始的科学根据.二、在吸收仙农、维纳等信息科学创始人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将信息界定为物质的"差异性"的存在方式;以差异性的一种作为信息的一维,提出"维"的概念;研究了信息的数学描述方法;构造了一个完备的信息空间公理系统,对提出的性质、定理都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和相应的实例,希望该公理系统能够成为所有信息获取相关操作的理论基础;研究了信息获取的数学描述和信息获取能力的评估方法,讨论了主体分辨率和新信息获取手段对信息获取能力的影响.三、指出信息获取科学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最有影响的三种信息定义为代表,分析了历史上其他信息定义与该文信息定义的关系.分析了信息获取的重要意义,指出信息获取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和手段"、"生物进化的源动力"、"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从物质到意识的桥梁".认为信息获取是一门处于形成期的应用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还没有得到及时体现;分析了信息获取科学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科学、社会和经济层面分析,指出信息获取是信息科学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分支.四、分析了信息获取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现有信息获取技术的瓶颈,给出一个信息获取系统的基本功能框架和解决该瓶颈的盲源分离方案.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60175027)和863项目(No.2001AA423300)支持下,构筑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基本框架,研究了水下机器人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智能所领域前沿项目"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框架下,进行了信息获取科学中信号处理的方法研究.
其他文献
该文基于控制理论,对面向连接的ATM网络ABR流量控制、以及面向连接的TCP流量控制进行了研究,以期提出更为有效新颖的控制算法,进一步提高流量控制的性能,并在控制算法的稳定
智能交通系统(ITS)作为21世纪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方向,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对交通流理论的研究,尤其是交通流模型的研究,有着极大的意义。与国外相
本论文是在研究远程教学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其实验环节的薄弱性进行研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实现了一套适合远程网络教学的虚拟实验系统。 本论文从网上虚拟实验系统的总体
该文的研究主要针对在线脱机指纹识别系统.该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我们提出了一种融合灰度频谱特征的指纹图像质量评价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灰度对比度,方差,纹路梯度方向一致
该文研究工作的重点就是系统地总结归纳人力资源计划领域的研究体系、讨论人力资源计划若干模型以及构建人力资源计划软件系统平台(HRPS),其中对人力资源计划若干模型的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可能.实施智能交通系统工程不仅有利于提高交通的安全性、生产效率与效益,而且关
针对遥感图像的分类压缩问题,该文主要研究了感兴趣区分割与提取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基于分割结果的压缩.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相互关联的,其中感兴趣区分割与提取是压缩的基础与
由于远程监控系统的特点和特殊的应用场合,目前尚没有一种通讯总线或应用系统能完全满足长距离多点监控的实际要求。本文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
该文以工业中的电加热炉为背景,以实验室中的电加热炉模型为实际的被控对象,以Delphi5作为开发工具,采用OOP技术设计了一个炉温控制系统,包括了控制算法和监控界面.作为控制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和效率高等优点,在电动汽车、数控机床、机器人、家用电器、医疗器械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无刷直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转矩脉动的存在会使电机和负载装置产生振动和噪音,严重的影响了系统性能,并使得无刷直流电机在位置精度、转速精度以及可靠性等要求较高场合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尤其在直接驱动应用方面,转矩脉动的存在使电机控制性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