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理状态及复发情况等相关数据变化,与单纯西药对比分析,以评价自拟疏肝和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FD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疏肝和胃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单项中医症状积分、心理状态、随访复发情况及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数据,得出结论。结果:共剔除3例,最终参与统计的共有57例,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⑴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⑵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的总积分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⑶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胃脘痞满、胃脘胀痛、食欲减退、早饱、烧心、嗳气泛酸、口苦、口干、大便不爽、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除胃脘痞满、食欲减退、早饱、烧心、嗳气泛酸外,其余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降低(P<0.05)。⑷精神心理状态比较: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精神状态积分、焦虑积分及抑郁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各项精神状态积分、焦虑积分及抑郁积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降低(P<0.05)。⑸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降低(P<0.05)。⑹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10.34%,对照组复发率为32.1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⑺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疏肝和胃方辛开苦降,寒温并投,肝胃同治,临床上对于肝气横逆犯胃,导致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所引起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总体疗效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有调节心理状态的优势,安全性较好,复发率低。因此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小柴胡汤加减与枸橼酸莫沙必利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客观评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两组各治疗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单项主要症状、尼平生活
目的:本项目通过动物实验,完善补气通窍方对大鼠鼻粘膜病理损伤和炎症应激的效应机制;通过加用通路阻滞剂(H89和PDTC),研究补气通窍方通过调控c AMP-PKA-CREB与NF-κB通路间的串联交流影响下游黏蛋白(MUC5a、MUC5b)表达的作用机制;根据补气通窍方干预变应性鼻炎黏蛋白的表达分子机制,补充补气通窍方防治变应性鼻炎的理论依据,为推广补气通窍方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补中桂枝汤加减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记录并将其临床疗效评分及安全性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为临床骨科临床医师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于2020年02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就诊于广西骨伤医院骨伤科门诊部的患者,符合西医诊断早期膝骨关节炎,中医诊断为膝痹病,辨证为肝肾亏虚证的患者72名,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本课题以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而评判其方法可行性和有效性,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拓展新思路。方法:选取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创伤骨科与手外科收入住院治疗的5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数
目的:运用导师李成林教授基于络病理论自拟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量表评分、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安全性相关指标,评价温阳益气通络方治疗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阳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宫颈癌患者积极度、病耻感与焦虑抑郁现状,分析患者积极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患者积极度、病耻感与焦虑抑郁三者间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探讨其中的作用路径和中介效应,为今后在改善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病耻感,提高患者积极度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属横断面调查类研究,严格按照纳排及诊断标准选取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
目的:本研究运用朱琏抑制II型针法和常规西药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耳鸣响度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等各项评定指标,检验朱琏抑制Ⅱ型针法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作用程度并探究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提供更多思路。方法:随机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火上扰型耳鸣患者分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选取听会、翳风
目的: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FT)确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硬度值(LSM),围绕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等代谢相关指标分析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是否对代谢系统有影响,为NAFLD肝纤维化进展继发代谢系统疾病提供早期预警。方法:通过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附属
目的:以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为法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痰湿夹瘀证)患者,通过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血脂水平等变化,来评估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痰湿夹瘀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94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不同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及中医证候要素,探讨不同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规律,为中西医防治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南宁市中医医院及钦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和老年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共479例,以L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