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都在致力于两个学科的整合研究。本文正是以此作为研究的背景和立足点,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学。本文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沿革进行了历史回溯,尤其关注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选文情况。在教学实践方面,从具体教学案例研究出发,关注和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状况,特别分析和研究了儿童心理特征的被忽略,文学作品审美性阅读的欠缺,以及教师在多元解读中合理引导的重要性。期望通过本论题的研究,唤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材编撰者和一线语文教师,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其教学实践,使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朝着合理化方向迈进。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文本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的结构思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和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来关照目前教学中的普遍情况,进而从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中得出一些有关儿童文学教学的理性认识和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从点到面对小学儿童文学教学进行了点面结合的研究,即由童话、诗歌、寓言等不同文体的教学个案分析入手,关注和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学状况。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分合的不同历史阶段,对语文教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两个学科进行整合研究有其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部分从儿童文学及其价值分析入手,论述了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及不同于其他文学文本的特质所在。第二部分从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透视,简单回顾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历史沿革。第三部分通过对小学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儿童诗、童话、寓言教学的实践及案例分析,粗略探讨了教学实践中儿童文学教学的现实处境。第四部分从教材选文、审美性阅读和多元解读三个方面,对小学儿童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结论部分:针对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选文主题过于集中与道德训诫明显的问题,建议多选择一些较有思考价值和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品,淡化道德训诫倾向;教学中重视理解性阅读的同时也应关注儿童文学的审美性阅读;关于儿童文学作品解读,在尊重儿童独特理解的基础上,也不应忽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