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agent系统中重叠联盟形成问题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agent系统(MAS)中,agent通过结盟的方式进行协商合作,是处理复杂分布式智能控制问题的重要途径。如何合理有效的形成均衡的联盟,并保证联盟趋于稳定,是联盟形成的重要课题,也是MAS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关于联盟形成问题,传统的研究主要围绕非重叠联盟形成展开,然而非重叠联盟形成的本质只允许一个agent加入一个任务联盟,极易造成agent资源、能力的过度浪费,在很多实践的场合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MAS中的重叠联盟形成算法和效用分配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旨在实现每个agent可以自由竞争任务,并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带来的激烈的资源冲突现象,为解决复杂系统中多任务决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对基于二维编码的非重叠联盟形成算法进行分析总结,指出Yang和Luo非重叠联盟算法中初始化编码、交叉算子、变异算子存在的问题,并举出反例,最后针对这些不足提出改进思想。(2)提出一种基于虚拟联盟的重叠联盟形成算法。该算法重点研究如何把一个无效的二维二进制编码修正为一个合法的编码,提出将有效联盟的剩余能力转移给一个动态的虚拟联盟,由虚拟联盟帮助解决其他无效联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不会丢弃任何无效编码,在解决激烈的资源冲突时显得更加灵活有效。(3)提出一种公平的重叠联盟效用分配策略。在公平分配的原则上,运用讨价还价模型对多任务快速分解,明确各个agent在重叠联盟中实际贡献的能力值,根据实际贡献值进行效用分配。该策略可以将多任务有效分解,在系统总资源能力大于总任务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全部任务都能被完成,并且避免潜在资源冲突问题,满足效用非减的条件,在鼓励agent积极加入任务求解联盟的同时提高系统效率。
其他文献
在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通常存在由信道的多径效应引起的码间干扰(ISI)。对抗信道多径效应的一种有效方案则是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由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是普通傅里叶变换的广
将传统内容分发网络迁移到网络功能虚拟化环境下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如易管理,部署成本低等。此外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也使得按需付费的计价模式成为可能。因此虚拟内容交付网络
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是互联网上主机进行时间同步的应用层协议,互联网环境的复杂使得时间同步异常困难,NTP协议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NTP采用分层结构
流量矩阵描述的是整个网络中源、目的节点对之间的流量大小。流量矩阵是网络监测、网络流量工程、网络计费等应用的重要输入。传统网络的流量矩阵测量主要是通过链路负载等信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McWiLL (Multi Carrier Wireless Information Local Loop,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配变监测、负荷控制等智能配电网的业务接入领域。McWiLL电力专用终端是实现配电和营销等核心业务自动化、智能化与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它是完成相关电力业务接入功能的实体,其性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电力通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组网方便迅速、便于实现全球无缝链接等众多优点,是实现通信全球化和个人化的重要手段,由此,20世纪以来它的发展一直受到极大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使用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节点定位技术是其中重要技术之一。现有提出的定位算法大致可分为基于测距的算法和非测距的算法,基于测距的定位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LDPC)码作为一种高效的纠错码,具有良好的性能,其克服了其它纠错码的缺点,是目前发现的距香农限最近的信道编码。LDPC码自从被
车载自组网(Vehicular Ad-hocNetwork,VANET)协议通常采用分层结构。每层进行单独设计,层与层之间通过明确定义的标准化接口来实现信息的交互。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灵活
天波超视距雷达具有超视距探测、远距离通信、预警时间长和反隐身等优点,在当今世界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领土监视预警、空间探测、气象预测、导弹精确制导等,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