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它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在明晰了学校自己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教育哲学)的情况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照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进行的课程开发。它针对学校、教师、学生差异性,立足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本研究从学校的资源实际出发,试图开发出满足中职学生数学提高需要的校本课程。受传统课程模式的长期影响,一直以来桂林商业职校数学课程存在目标单一,重数学知识教学,轻数学能力培养;课程内容太深、太难,脱离学生实际;课程结构僵化,学科课程唯我独尊;课程教学方式单调,讲授式教学独霸课堂;课程评价片面化,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与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极大牵制着学校在中职教育严重滑坡大环境下走出困境,再求发展的努力。课程开发理念是校本课程成功开发的保证。桂林商业职校中职学生文化提高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彰显学校特色;重视学校、教师、学生的互动;基于本校的课程资源。数学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对形成中职数学教学特色,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动桂林商业<WP=4>职校加快课程改革步伐,为其它学校、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需要调查评估,制定出了数学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要使学生掌握中职数学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基本的数学技能,了解中职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相应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能力,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同时为学生继续升学深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在制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数学基础,制定相应的关于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过程与方法、数学情感与态度等三方面的具体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形成相应的教学文本。在课程实施中充分遵循应用与提高结合,内容与方法兼顾,个性与群性并重,预设与生成统一,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实施原则,有效地改进数学教学。在课程评价方面,提倡发展性评价。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个新的学校教育教学与科研环境。就目前来说,革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减轻教师负担,促使教师主动参与;加强各方合作,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监控开发全程,形成科学开发与评价的机制等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