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针对当前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诸多的评价标准中,表现性评价以其客观性、多元性等优势脱颖而出,它是指依据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向学生展现真实或者接近真实的情景,利用评价准则对于学生的表现或展示结果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范式。表现性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表现性任务提高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针对当前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提出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诸多的评价标准中,表现性评价以其客观性、多元性等优势脱颖而出,它是指依据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向学生展现真实或者接近真实的情景,利用评价准则对于学生的表现或展示结果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范式。表现性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表现性任务提高学生多方面的高阶思维能力,弥补了传统纸笔测验所带来的的缺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然而,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应用不足,效果不佳,需要对其加强研究。论文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对本选题作了简要的介绍。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正文第一部分对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概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表现性评价的含义、特点、理论基础以及表现性评价的应用要求做了阐述。正文第二部分为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在一学期的课堂观察基础上,通过教师访谈以及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用中存在评价主体单纯依赖教师、评价目标偏重知识目标、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评价任务脱离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师应用表现性评价的素养不足、学生参与表现性评价的主体意识不强及教育部门支持表现性评价的力度不够三个方面。正文第三部分是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策略。针对问题及原因,笔者从教师、学生以及教育部门三个层面入手提出对策。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加强理论学习以及开展教学实践;从学生层面来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态度以及提高学生评价能力;从教育部门层面来看,应深化高考评价机制改革、完善课程标准建设以及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正文第四部分是表现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展示。笔者以小组汇报演讲式的表现性任务形式展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一框的整体教学设计,以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参考与使用。总之,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范式,有利于将教学评三位融于一体,有利于将立德树人任务贯穿于全部课堂,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参与高中政治课堂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基于新课改的持续深入,语文这一科目是提升文学素养的关键基础科目,而阅读则是其重中之重。加之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重心逐渐迁移到自主学习、兴趣学习。学生拥用有较强的阅读及自学能力,有利于巩固课上所学,在提升认读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成长。
《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12月12日讯: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南城"建昌帮"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明确26条重点任务,着力将南城打造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国南方中医药产业聚集区。《方案》明确,挖掘整理旴江医学典籍,保护创新"建昌帮"炮制技艺,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样板区;促进中医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示范区;积极发展中医药特色旅游,加快培育壮大康养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词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当前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其次采取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结合每一篇文章的特点,展开框架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阅读思路,帮助学生去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逆变器则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高光伏逆变器的功率密度与工作效率,将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GaN应用于逆变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GaN器件的特点是适合高频工作,在高开关频率下,GaN基逆变器仍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同时能保持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较低的THD。本文基于GaN基逆变器,对其在连续电流
肿瘤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多方面影响,肺癌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肿瘤,其发生率目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容易出现骨转移相关的并发症,如高钙血症、疼痛,运动障碍等,严重情况下还会致残,且严重威胁着患者预后和身体健康。因而对肺癌患者而言,控制肺癌骨转移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其康复提供支持。本研究分析肺癌骨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预测骨转移风险,以期确立骨转移高危人群的特征,为临床医师提供肺癌骨转移的相关信息。
和传统教材相比较而言,统编版语文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课外阅读纳入其中,使其与课内教学实现有机融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普遍较少,编者意图旨在借助"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板块创建桥梁,能够勾连起家、校以及课内课外,全面激活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兴趣。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针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教师普遍以点到为止,明显缺乏更深入更细致的研读。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对这一板块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课上的课内拓展阅读进行相关问题的提出和阐述,辅佐以详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例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适当地对学生的阅读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拓展和进行一些积极的引导。在小学时期就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不仅仅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开始注重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并且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之中进行相关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来设计的,这便捷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可以巧妙利用每一个单元的主题来设计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文章的异曲同工之妙,进而立足教材单元主题,掌握英文阅读技巧,提高英语学科综合素养。一、结合文本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初中英语教材为了满足教学和考试的要求,将学习的内容分成了不同的单元,但是英语知识
任务型阅读是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倡导的重要教学模式,旨在鼓励学生在带着问题研读中主动协作探知,让他们在合作探知求解中生成丰富认知思维,给他们更多相互研读深学的载体。从学生阅读认知发展需要出发,教师不妨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探究学习路径出发,给他们引导与指点,不仅能让阅读更有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