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行政责任与政府权威的理论分析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政府公信力问题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由于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主体、文化意识等呈现多元化趋势,政府权威及其合法性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民对政府的期望值与政府自身能力之间出现差距,使民众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严重。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总体上看是好的,在提高公信力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但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存在弱化现象,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这些地方忽视政府的法律责任、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职务责任,对工作、法律法规、人民不负责,严重损害了政府的法制权威、民主权威、道德权威及上级政府的权威,破坏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信誉。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强弱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根本的是政府行政的合法性基础问题。以上种种不负责的行为之所以严重弱化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在于我国当前的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调整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等一系列因素使政府的传统权威流失,合法性基础由革命性转变为政绩性,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了自身的特殊性,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具有白利性,责任意识淡薄,还有严重“人治”和“官本位”的历史后遗症。另外,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体制弊端严重,责任机制有缺陷。   那么,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这一问题呢?责任政府建设是必然选择。责任政府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价值理念,作为我国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当然取向,能做到对法律、对政治、对道德、对职务负责,真正有能力担当起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责,从根本上增强政府行政的合法性基础,满足合法性要求,强化政府权威,发展与民众的信任关系,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水平。建设责任政府首先要树立责任政府理念;要强化民生责任,倡导人本理念,优化价值取向,强化信用道德,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责任观,重塑地方政府的道德权威;要扩大民主参与和监督,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完善行政责任监督制,提升地方政府的民主权威;要厉行行政问责,加强行政责任立法,全面推行官员问责制,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责任赔偿制,锻造法制权威。   总之,构建和完善负责的政府,提高公民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确定预期,增强公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感与遵从感,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 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有机肥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 分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有机肥中的铅含量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测定精密度、前处理、标准溶液
广东这样的经济大省,却存在着数量较大、处境艰难的农村散居孤儿群体,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得到政府的救助;即使得到救助,其救助水平也非常的低,甚至连生存都未能得到有效保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人们对于教育的理念不再拘泥于分数,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在中学课程中,道德与法治课是思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共事务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海关作为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始终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相对其它政府部门
近年来各地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5%以上,然而中职学生的就业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中职生的就业意识将对其行为及心理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学生的调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天然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草原生态系统作为维护中国西北干旱区生态平衡的主要植被类型,同时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
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是现代医疗救治中不可替代的治疗措施,但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输血技术和管理等原因,输血和多数临床治疗方法一样存在许多危险因素。供血者可能受到
学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三农”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那么,如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应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随着改革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乌海市失业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历史地分析,乌海市目前的职工下岗或失业是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
城市化是一个文明发展的过程,是城镇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演化,城市物质文明和文化向农村地域不断扩散的过程。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