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的觉醒与深化——论张天翼的文学创作与外来影响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天翼其人其作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界的研究重点,但以往的研究往往把视野停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范围内,没有深入到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层面,缺乏一种跨文化审视的眼光.张天翼成长于传统文学、西方文学和"五四文学"这三种精神源流的交汇处,他同时在向着三方面汲取营养.在外国作家中,狄更斯对他的影响最大,而他最钦佩的是果戈理,其次是契诃夫.狄更斯小说奠定了张天翼接受外国文学的基调,潜在地影响了他成年后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果戈理、契诃夫的影响解放了张天翼的创作潜力,使他的现实主义创作走向了成熟和趋向了深化.张天翼在接受外来影响的过程中所作的文化选择,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文化过滤.从这个角度来说,张天翼与外国文学关系的研究便是在近现代中西方文化大冲撞的背景下,在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中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切入点,从这个切入点入手,多方位的在异质文化的参照下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透视中外文学影响和文学接受中出现亲与疏,迎与拒的文化动因和现代作家心灵中积淀的中西文化意识和文化精神,还可以在新的历史和文学的维度下对他们的作品作出更加深入、准确和全面的解读.
其他文献
杂文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杂文运动又与鲁迅先生的精心经营密不可分.鲁迅在他最钟爱也是最契合他的杂文创作中刻录了"中国的大众的灵魂".它不仅是涵盖
在现代戏剧史上,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易卜生,无疑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就其戏剧题材的广度、思想的尖锐性、现实性,还是就其艺术技巧上所达到的高度和独创精神而言,
传统语言文字学着述丰富,文字、音韵、训诂三门素为历代学人所重;唯音义一门的研究,一直颇为冷清。从各公私书目看,音义书基本没有独立的类属,多分门别类地附列于经典文献之后。 
自从《烦恼人生》发表以来,人们一直在“新写实小说”的范畴对池莉创作加以批评和研究.由于“新写实小说”概念的出台本身就是批评家和杂志社“操作”形成的产物,所以这一指
钟祥(旧口镇)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具体来说,又属于西南次方言的成渝片和鄂北片方言,论文展示了钟祥方言语音全貌,并从几个重要的词汇点详细描述了词汇特点。  论文选取了笔者家乡旧
托妮·莫里森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作家。她的作品均以描写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莫里森成长于美国历史上文学的黄金时代,其作品的出现打破了当时男性
该文以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和字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现代汉语语料库,对这些非汉字符合进行抽样统计和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比较研究、系统功能分析方法等,探讨非
本文在导言中先简略回顾了冯至诗歌的研究历程,以此为基础来确定本文论题:冯至早期诗歌中的信仰问题。 本文上篇从独特的“故事新编”——《河上》的文本分析来展开,接着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