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隧道中先行隧道遮拦效应与扰动效应对地层和管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系统呈现网络化、立体化,交叠双隧道是常见的立体网络形式,双隧道施工往往不是同步进行的,交叠布置形式及施工顺序的多样性将诱发复杂的地层响应,因此针对交叠双隧道开挖对地层和管线的影响展开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建立40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双隧道水平间距、垂直间距及地层损失率为变量,与后行隧道二次扰动做比较,研究先上后下开挖中先行隧道遮拦效应及先下后上开挖中先行隧道扰动效应对地层和管线的影响,并分别建立考虑遮拦效应、扰动效应的地表沉降预测公式。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课题组的离心模型试验成果详细地介绍了不同施工顺序下先行隧道的遮拦效应和扰动效应。同时运用位移控制法建立双隧道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课题组离心试验成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2)研究先上后下施工顺序时,不同交叠形式不同地层损失率条件下双隧道开挖对地层和管线的影响,建立考虑先行上部隧道遮拦效应的地表沉降预测公式。双隧道水平间距大于0.7DT(DT是隧道直径),以及双隧道垂直间距大于1.7DT时,先行上部隧道遮拦效应占主导地位,双隧道开挖所致最大地表沉降及管线变形较小。为考虑遮拦效应而引入随机介质理论公式中的遮拦指数C与双隧道水平间距呈线性负相关的关系。(3)研究先下后上施工顺序时,不同交叠形式不同地层损失率条件下双隧道开挖对地层和管线的影响,建立考虑先行下部隧道扰动效应的地表沉降预测公式。双隧道水平间距小于1.2DT,以及垂直间距大于1.0DT时,先行下部隧道扰动效应占主导地位,双隧道开挖后的地表沉降及管线变形较小。为考虑扰动效应而引入随机介质理论公式中的扰动指数A与双隧道水平间距呈Logistic函数关系。(4)水平间距为1.0DT、垂直间距为2.0DT时,两种顺序开挖所致最大地表沉降几乎相同;当双隧道水平间距小于1.0DT、垂直间距小于2.0DT时,采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对地层及管线的影响更小;当双隧道水平间距大于1.0 DT、垂直间距大于2.0DT时,采用“先上后下”的施工顺序对地层及管线的影响更小。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技术以及慢电子速度影像技术,结合理论计算研究邻氯氟苯分子激发态和离子态光谱及电离动力学。基于单色共振双光子电离技术,获得邻氯氟苯分子S1态(1+1)REMPI谱;基于双色共振双光子电离技术,由慢电子速度成像得到邻氯氟苯分子D0态SEVI谱,进而获得邻氯氟苯分子S1←S0跃迁绝热激发能37059±4cm-1和绝热电离能70979±8cm-1。通过实验以及高精度的理论计算,对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筑结构形式中,砌体结构仍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砌体结构的损伤通常以表面裂缝和内部孔洞的形式呈现,这些损伤的扩展和演变会严重威胁结构的安全。研究
本文基于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苏木、桃合木苏木、满族屯满族乡三个牧区苏木蒙古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材料,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详实的数据展示了科尔沁右翼前旗的蒙古语言使用现状。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为蒙古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做出一点贡献。论文由导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研究概况等。论文
郁闭度是指林分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是反映林分中林冠郁闭的程度以及树木利用空间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中重要的一个调查因子。在森林经营
混凝土材料在现代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原生裂纹,由于裂纹的扩展导致结构构件未达到承载力时就发生破坏,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风险价值度(Value at Risk,简称VaR)是目前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管理体系中被应用于测量市场风险的主要工具。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VaR是在给定置信水平和
豆粕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和较为均衡的氨基酸组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植物源性蛋白饲料之一,但是豆粕中含有的大分子蛋白,影响了动物的吸收,降低了饲料利用率,严重时还会导
为研究含上下柱与左右梁同时变截面异型节点钢框架的抗震性能,文章以课题组前期针对只是左右梁或上下柱变截面的异型节点钢框架试验为基础,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异型节点
由于X射线光子能量高、穿透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因此X射线探测器可用于深空探测以及高能物理实验等领域中,随着X射线探测器应用领域扩大、应用环境复杂性不断提高,对X射线探
计算机技术的最新进展使得采用精确计算方法来进行反应堆模拟与分析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对不同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它们的限制以避免模拟中的系统误差,并为这些程序的未来改进指明方向。本研究基于Hoogenboom-Martain压水堆全堆基准题模型,采用不同蒙卡程序进行建模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基准题旨在测试蒙卡程序的计算性能,并促进蒙卡程序的发展和应用。基于该基准题几何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