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具有特殊地域性和种族区别的恶性肿瘤,中国南方地区是世界范围的鼻咽癌高发区。鼻咽癌原发于鼻咽部,非角化癌,尤其是未分化型非角化癌(WHO 2005)是高发地区鼻咽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具有较高的放射治疗及化疗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主要的治疗手段,局部晚期患者推荐放化疗综合治疗。充分、有效的预后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对于鼻咽癌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调强放射治疗(IMRT)已成为鼻咽癌放射治疗首选的主流技术手段。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使鼻咽癌治疗失败模式发生了变化,预示着既往显著影响预后的一些临床因素在IMRT时代可能不再具有预后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可能影响鼻咽非角化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主要临床因素在IMRT治疗时代的作用和预后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探讨。此外,肿瘤的疗效及预后不同程度的受到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癌/抑癌基因、参与肿瘤损伤修复的DNA修复基因等内在因素的影响。相同病理类型、相同临床分期、接受相同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的鼻咽癌患者可能呈现不一样的治疗反应、得到不同的生存预后。评价临床上可操作的鼻咽癌生物预后因素将有助于更好地预测预后,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目的:1、通过多中心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鼻咽癌生存预后的临床因素在IMRT时代的作用和价值;2、基于调强放射治疗,分析Ki67、ERCC1表达水平联合分析在鼻咽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1、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西三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接受IMRT治疗的鼻咽非角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及Cox风险比例模型探讨主要临床预后因素与各项生存终点的相关性,明确其在IMRT治疗时代的作用和预后价值。2、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IMRT治疗的无远处转移初治鼻咽癌病例,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Ki67、ERCC1表达水平。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及Cox风险比例模型探讨Ki67、ERCC1表达水平与病例临床特征、生存预后的相关性。了解Ki67、ERCC1表达及联合分析对鼻咽癌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645例纳入分析,中位随访62个月(11-95月),5年总生存(OS)率82.6%,疾病特异生存(DSS)率84.2%,无疾病进展生存(DFS)率74.6%,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82.5%,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率90.7%。单因素分析,性别、N分期、治疗前贫血与鼻咽癌的DSS显著相关(P=0.032,P=0.000,P=0.004)。其中,N分期及治疗前的贫血与DMFS显著相关(P=0.000,P=0.042)。而年龄、治疗前贫血、体重减轻则影响鼻咽癌的LRFS(P=0.004,P=0.015,P=0.022)。多因素分析,DSS与性别、N分期、治疗前贫血密切相关(P=0.037,P=0.000,P=0.018)。N分期显著增加DMFS的不良预后风险(P=0.000);年龄>46岁和放射治疗时间>45天、治疗前贫血则增加LRFS风险(P=0.014,P=0.037,P=0.036)。164例发生疾病进展,远处转移患者的疾病相关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 3.448CI95%2.014-5.901,P=0.000)。多部位转移、内脏转移死亡风险更高(HR1.751,CI 1.139-2.691,P=0.011;HR 1.546,95%CI 0.999-2.393,P=0.050),中位生存期更短(P=0.009,P=0.046)。2、334例患者纳入分析,中位随访48.7个月(5-72月),OS、DFS、DMFS和LRFS率分别为91.3%、76.0%,82.0%,91.9%。Ki67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呈正相关(P<0.001,P=0.011,P<0.001);高表达率为35.6%,4年OS、DFS、DMFS率显著低于Ki67低-中表达(P=0.001,P=0.012,P=0.007);Ki67低表达与中表达之间的各个生存终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ERCC1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T分期正相关(P=0.002,P=0.002);高表达率为35.3%,与ERCC1低表达比较,4年OS、DFS、DMFS、LRFS率显著下降(P=0.013,P<0.001,P=0.005,P=0.005)。Ki67和ERCC1同时高表达时OS、DFS、DMFS、LRFS率显著低于交叉表达和同时低表达(P<0.001,P<0.001,P<0.001,P=0.005);与OS(HR=4.977,95%CI2.31-12.292,P<0.001)、DFS(HR=4.178,95%CI 2.421-7.212,P<0.001)、DMFS(HR=3.722,95%CI 2.028-7.015,P<0.001)、LRFS(HR=3.689,95%CI1.423-9.566,P=0.007)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交叉表达和同时低表达之间各项生存指标及预后风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IMRT时代,远处转移是影响鼻咽非角化癌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除性别因素外,与DMFS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N分期、治疗前贫血)显著影响DSS;年龄、体重减轻、放射治疗时间延长等LRFS预后因素,不再显著影响患者的DSS;多部位转移、内脏转移是转移进展患者生存的主要不良预后因素。2、Ki67、ERCC1的高表达与鼻咽癌的不良预后相关;Ki67、ERCC1表达水平的联合分析可以更为准确的提示预后,Ki67、ERCC1同时高表达是显著影响鼻咽癌预后的不良因素。Ki67、ERCC1表达水平的联合分析或可有助于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