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研究 ——以《生物技术与工程》为例

来源 :阜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社会责任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这表明我国开始重视高中阶段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目前,我国高中生在校学习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在落实社会责任学习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构建社会责任意识的关键期。因此,笔者有意选取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核心素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笔者在对普通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中,发现目前高中生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欠缺、高中生物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教学策略较为单一等问题。因此,笔者以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教材为例,对教材中适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梳理。并在分析课程标准、教材与社会责任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试题测评和答辩赛等生物学社会责任培养的途径以及相应的教学案例。最后,选取高密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某个班,进行社会责任教学案例的前、后测实践研究,以验证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可行性。研究结论:(1)目前高中存在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欠缺、生物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教学途径较为单一等问题;(2)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试题测评和答辩赛等教学策略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表明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毫米波(Millimetre-wave,mm Wave)在传播过程中存在损耗,因此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实现区域全覆盖会有很大挑战。随着下一代移动通信(B5G/6G)技术的研究,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一种可以无损反射入射信号的一个中继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站的覆盖范围和通信系统的容量。可靠通信的基础需要一个准确有效的信道估计方法来
确保三值光学计算机具有优秀的QoS是其在商业上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何为不同优先级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是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随着三值光学计算机的用户不断增多,它面临的任务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使用户有更好的服务体验,必须在任务调度策略中加入优先级管理。本文将结合三值光学计算机调度管理系统的特点,通过设置合理的优先级使每种优先级任务都能被正常调度,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首先,将任务分为两种
超宽带技术在许多应用中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如高数据速率的无线通信、成像系统和位置跟踪等等,但在划分的超宽带工作频带范围内还存一些其他标准的窄带通信频率,如Wi MAX(3.3~3.8GHz)和WLAN(5.15~5.85GHz),为了避免这些窄带通信频率带来的不必要干扰,超宽带天线应该具有陷波功能。可植入天线是身体内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件,也是无线传输的重要模块。针对天线的小
专业实验室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学生数量和器材数目的增加导致了管理工作量持续加大。此外,社会迫切需要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目前大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难题。以实验室线上管理平台为依托,不仅减轻了管理工作压力,还能动员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锻炼实践技能。因此,开发实验室管理平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我校计算机学院创新实验室实际需求为设计出发点,详细分析实验室日常工作需
当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移动通信与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的快速崛起,一种应用于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体域网进入公众的视线。由于超宽带天线具有高速率、低功耗、宽带宽等诸多传统无线通信技术都不具备的显著特点,因此提出将超宽带天线与无线体域网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这对未来无线体域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同时,生活中常用的窄带通信系统也日益增多,频谱资源变得异常匮
近十年来,多媒体科技使用的频率在急剧上升,为满足信息互联时代对高清视频的需求,已推出的视频编码标准在不断优化自身的编码算法,但在压缩性能方面已很难达到跨越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凭借其优异的编码能力和压缩效率逐渐获得大量视频客户的青睐。在HEVC中,一方面引入了一种基于递归方式的大型编码单元CU(Coding Unit),包括PU
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能源枯竭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两大问题。光具有可持续性和低污染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将目光转向光能源。如何检测和收集光,成为了利用光的首要前提。传统的光探测以及光吸收器件受限于材料自身的性质,对材料的光学参数以及几何参数都有严格要求,这限制了光探测以及光吸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实现亚波长尺寸以及宽角度吸收等优势的人工微结构材料为光探测以及光吸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仪器智能化的发展,基于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的光子成像系统,可用来直接测量景深/距离,能够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大的测量范围。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SPAD)作为一种光导式的探测器,将其集成到标准工艺CMOS/BCD中,将大大提高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水平,降低成本。本文基于BCD工艺研究并仿真了一种高响应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修订与颁布,实现了高中生物学课程目标从“生物科学素养”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课堂教学目标也开始由“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发生转变。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是一节生物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实验课和习题课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无人机在农业发展上的使用也越发普遍。但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单纯依靠飞手控制无人机实现植保作业受限因素大,且容易发生坠机危险。所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提高植保作业效率,减少地面人员工作困难,需要在植保无人机上使用避障技术,而自主避障的技术对植保无人机以及人员安全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工作有:(1)毫米波检测障碍物算法设计针对无人机避障的问题,本文利用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