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保持着平均每年10%以上的贡献率,早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同时,住房问题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幸福指数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房产税的改革对科学调控我国房地产市场意义重大。重庆、上海从2011年房产税试点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虽然两地的房产税方案在税制设计方面各有特点,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同时,房产税改革方案以功能定位为目标,从而衡量房产税试点的成效也应围绕功能定位来分析。关于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对于调控房价、筹集地方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差距方面的效果,可以划分为短期效应和中长期效应来分析,吸取经验为我国房产税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为了探索房产税在我国进一步推广的路径选择,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房产税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沪、渝两地不同版本的房产税方案进行对比,同时调取大量重庆、上海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来提炼房产税试点后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政策效果。首先,通过阐述我国房产税改革的政策背景,简单回顾了我国房产税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重庆、上海房产税试点的政治经济环境,介绍了我国房产税目前存在征税范围过窄、税率过低等现实问题,明确了我国房产税制已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结合房产税的功能定位,确定了我国房产税改革的主要方向。其次,通过对沪、渝房产税试点方案的深入解读,寻找两者在房产税制要素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并根据重庆和上海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结出沪、渝房产税试点方案各自的亮点,以备为日后进一步改革房产税起扬长避短的借鉴作用。再次,通过研究2011~2012年试点城市房价指数的数据和图表,利用计量软件将2011~2012年重庆、上海的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新建商品住宅分类价格指数等转化为价格趋势图,分析了房产税试点在短期内对房地产行业、财政收入、贫富差距等方面的政策成效。再结合AD-AS模型,根据房地产市场住宅的投机性需求特点和住房的供给属性,利用弹性理论巧妙的设计了住宅的投机性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简明的分析了房产税在中长期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房价变动的影响。最后,立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现有国情,提出房产税在全国逐步推广需完善的各类税制要素和做好增加保障房供给、建设房地产市场评估体系方面的相关配套措施。本论文研究的结论,即是一方面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结合房产税的功能定位来有针对性的提出目前房产税税制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图表分析法和AD-AS模型来实证研究沪、渝房产税试点在短期和中长期的政策效应,发现目前房产税的试点方案虽各具特色,在调控房价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则不是很明显,关于筹集地方财政收入方面更是收效甚微。因此,为了达到房产税合理调节市场的目的,应该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例如在房产税改革推广过程中应做到循序渐进,在房产税税制设计中应该做到“宽税基、低税率”、扩大对住宅保有环节的征税范围、合理设置税率、计税依据和免征面积、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等。通过以上多种对房地产市场标本兼治的做法,来实现房产税改革的顺利进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