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空气污染物短期暴露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主要空气污染物短期暴露与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中文检索词“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空气污染、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及英文检索词“ischemic stroke、air pollution”等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常用的中文数据库以及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等常用的外文数据库中截至期为2021年2月1日发表的与主要空气污染物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文献。使用Stata/SE软件16.0版本,逐步通过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Meta回归、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等程序进行Meta分析。结果:1.共获得2224篇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32篇文献(中文文献1篇,英文文献31篇)。纳入文献中研究的总人数达7071334人;2.PM10和CO组文献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PM2.5、NO2、SO2、O3组文献异质性为中到高度,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量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PM2.5[OR=1.0090(95%CI:1.0053~1.0128),P=0.000]、PM10[OR=1.0017(1.0008~1.0026),P=0.000]、CO[OR=1.0328(95%CI:1.0231~1.0426),P=0.000]、NO2[OR=1.0150(95%CI:1.0079~1.0222),P=0.000]、SO2[OR=1.0138(95%CI:1.0056~1.0220),P=0.001]、O3[OR=1.0018(95%CI:1.0001~1.0036),P=0.041]的短期暴露均与IS发病风险增加有关;3.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当天至发病前5天,除了PM10在lag0[OR=1.0018(95%CI:1.0007~1.0029)]和lag1[OR=1.0011(95%CI:1.0001~1.0021)]的合并效应值均有意义,另外5种污染物都只在lag0显示出污染物短期暴露导致的IS发病风险增高[PM2.5:OR=1.0078(95%CI:1.0043~1.0112),CO:OR=1.0320(95%CI:1.0223~1.0418),NO2:OR=1.0140(95%CI:1.0075~1.0204),SO2:OR=1.0126(95%CI:1.0048~1.0205),O3:OR=1.0010(95%CI:1.0001~1.0019)];4.根据季节进行亚组分析显示,PM2.5组冷季亚组合并效应值、NO2和SO2组暖季合并效应值有统计学意义;5.PM2.5、PM10、CO、NO2、SO2组文献均表现出大样本量亚组合并效应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PM2.5、PM10、CO、NO2、SO2、O3短期暴露均与人群IS发病呈正相关性,这种风险在发病当天的效应最显著;2.PM2.5短期暴露对IS发病的影响在冷季更显著,NO2和SO2短期暴露对IS发病的影响在暖季更显著;3.相对于小样本量研究,大样本量研究更容易得出空气污染短期暴露与IS发病相关的结论;4.未发现不同研究方法、研究地区等因素对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造成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试验以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糖尿病血糖变异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分级的相关性,分析血糖变异性是否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特需内科和内分泌代谢科住院部就诊的年龄≥60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在该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非老年糖尿病患者129例和年龄≥60岁的老年非糖尿病患者7
背景: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到来,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增加人类(尤其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氧化应激被认为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老年变性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且此类人群神经元更易受氧化应激的影响。分泌蛋白和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重要的通讯形式,已有多项研究表明H2O2损伤条件下细胞释放的分泌蛋白和外泌体可以提高受体细
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种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3,5年生存率低(35.9%),总体预后差。GC因其显著异质性被分为不同的亚型,各种亚型的治疗方式、效果及预后也有所不同。虽然一些临床特征的整合可以作为预测GC患者预后的指标,但GC个体变异和预后差异的机制尚不明确,预后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对肿瘤基因组和免疫微环境认识以预测GC个体预后是一个新思路
目的:本研究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ET/MRI)异机融合显像在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2020年10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9例难治性癫痫患
目的:探究青年女性抑郁患者的痛经状况,并对伴痛经的抑郁患者进行症状评估,分析痛经等因素对其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96例(病例组156例,对照组140例)青年女性的一般资料以及痛经资料,比较分析;根据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将病例组分为痛经组(PDD组)和非痛经组(NPDD组),运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特征和复发相关因素,构建AQP4-Ab阳性NMOSD患者首次发病后1年内复发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首诊的275例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AQP4-Ab检测结果分为AQP4-Ab阳性组和AQP4-Ab阴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研究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究WMH的发病机制,为预防WMH的发生和延缓其进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存在WMH,完善颈部血管彩超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441例。按照是否合并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是否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AIS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96例首发AIS患者。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类型的CAS患者的脑卒中累积复发风险,并运用
目的了解金昌队列人群脑卒中患病、发病状况,揭示脑卒中高危人群,探讨代谢性疾病与脑卒中发生之间的联系,为人群脑卒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研究对象包括金昌队列基线人群47,683人,随访人群32,613人,收集其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等)和生理生化指标(身高、体重、血压和血液生化指标等)。通过描述性研究揭示该人群脑卒中的患病、发病状况,并找出脑卒中高危人群;通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326例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75例和适于胎龄儿251例。分析两组患儿出生的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住院期间实验室指标、临床合并症、住院时间≥14天患儿的生长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患儿宫外生长发育的相关因素。结果:(1)SGA组出生体重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