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紧密相关,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发展必将产生对国家审计职业化的需要,国家审计职业化又将促进国家审计的发展并推进国家善治。目前,虽然我国的审计职业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进展不够明显,且仍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定位、模式选择、路径设计等方面尚缺少系统性的思考。本文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行业职业化的成功经验,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在了解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搭建出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的管理体系,丰富了国家审计的理论成果,并为推动国家审计职业化提供现实指导。本文首先界定了国家审计职业化的相关概念,然后从运行环境、运行模式、总体目标和核心内容四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审计职业化的理论要素,从官僚制理论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角度剖析了国家审计职业化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随后借鉴美国、法国、德国审计职业化以及我国法官职业化和会计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管理的成功经验,拓展了国家审计职业化体系构建的思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山东省审计机关开展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描述出目前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构建出由职业准入、职业培训、职业考核和职业退出组成的国家审计职业化运行机制和由法律保障、监督保障、安全保障、权力保障、组织保障构成的国家审计职业化保障机制。两大机制相互协作,共同构成我国国家审计职业化体系。本文创新点表现为:以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通过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获取审计职业化实践经验和数据,据此搭建出包括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国家审计职业化体系,形成了针对国家审计职业化的系统性理论成果,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采用上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