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经济发展的失衡性:基于服务业视角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y8023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全球来看,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率先走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服务业呈现高速发展,而占国家经济基础地位的制造业却没有得到与服务业相应的发展。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出现了制造业下滑的趋势,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比例失衡现象,金融业过度发展也使得服务业发展的内部失衡。  为了方便分析,将本文将虚拟经济狭义地理解为金融业。以服务业为视角并结合服务经济的有关内容,从产业间和产业内两个方面,即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和服务业内部发展来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的失衡性。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结果,结合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否互动融合促进彼此发展、虚拟经与实体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来论证美国经济发展的失衡性。本文按照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产业间失衡、产业内失衡、启示的思路分五章进行:第一章,对国内外服务经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服务业内部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二章,对服务经济、一国经济失衡的定义和测度、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正确认识了服务业与服务经济的关系,提出了判断失衡的标准以及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美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失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综合运用协整检验、VAR、ECM及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得出结论:美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出现比例失衡且相互脱离发展,互动不足的失衡现象;第四章,对美国服务业内部发展的失衡进行分析。通过服务业内部结构数据以及美国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表现进行分析,得出服务业内部失衡的结论。第五章,给出了美国经济发展失衡的一般启示和对中国的启示,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四个方面:第一,以服务业为视角结合服务经济分析美国经济的失衡性;第二,从产业间和产业内两个角度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的失衡性;第三,提出美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长期均衡但短期失衡的观点;第四,提出需理性对待服务业发展的观点。
其他文献
东亚地区FTA体系的构建是以东亚已形成的相对完整的生产协作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然与现有的跨境生产协作体系产生相互影响。本文从自由贸易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乌兰察布市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成为内蒙古乃至全国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已成为该市
近年来,投资和出口接连受阻,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拓展消费渠道、增大内需更是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以往研究多是将城镇和农村作为单独的市场,分别探析城乡居民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自由贸易区作为其主要的形式,对世界贸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自由贸易区的核心是各项贸易优惠安排,因而作为贸易优惠安排的核心问题—原产地规则,便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由于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竞争力的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全球
正确的产业选择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而言,产业布局的选择不但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更对区域整体竞争力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经济结构实施战